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建议]建议琼海政府开发昔日的西江码头(今称溪仔码头)作为又一旅游景点

  • 钟惠
楼主回复
  • 阅读:5179
  • 回复:1
  • 发表于:2012/8/8 23:21:15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嘉积,明初成集市。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出版的《会同县志》称嘉积“琼崖巨镇”。北距海口市86s公里。海榆东线公路、海南东线高速公路从镇区穿过,为岛东城乡物资集散重镇,东海岸陆路交通枢纽。在历史的长河中,嘉积创造积累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别具特色的舞龙文化。从古自今,华夏儿女都把自己当作龙的传人。由万泉河水蕴育着的嘉积人对龙文化的传承更是淋漓尽致。这以南中村最为突出。南中龙在整个琼海乃至海南都是小有名气。这名气不仅只是在舞龙表演中,更在于群众精湛的编制龙的技术,他们制作的龙活灵活现,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十分逼真。2003年3月,嘉积镇因南中龙的传承被国家文化部等十三个部委联合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

        充满区域特色的饮食文化。嘉积的特色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在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嘉积鸭,有近几年名声大振的温泉鹅,还有鸡屎藤稞子、椰子稞、薏稞等名小吃,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品尝,为琼海的旅游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延续至今的商埠文化。嘉积水路交通发达,自古便是琼崖东部的水路交通枢纽。凭借万泉河的舟楫,南来北往的商船、商人、挑货郎等均到此做生意。在嘉积的老城区,至今仍然留存着一条商埠古道溪仔古道。这是一条宽约二三米、长近300米的石板街道,自西而东地势渐高,形成斜坡。经过百年风雨冲刷,无数脚步的踩踏,石板被磨得光溜溜的,这也许就是岁月留下的最真切的痕迹。街两旁的房屋门对门,户对户,石头砌起来的居民房屋大多低矮、破旧,其中还穿插不少新楼房。走近一看新旧对比,很不和谐,但远观之,被幽幽的青石板路串连起来,倒是别有风味,使人顿生岁月沧桑之感。 “溪仔古道”即溪仔街,以前称福岭街、西江街。它先是土坯路,后铺砌成石板路。溪仔街最早形成于明初,与嘉积形成集市大体同步,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因其西连溪仔码头,古时便成为货物通道,是嘉积商埠的发源地。古道向西的尽头便是溪仔码头。据说旧码头原用巨大的花岗石砌成,分30多级台阶至西江(即万泉河),但因1 969年修建嘉积水轮泵站被拆除了。

        昔日的西江码头(今称溪仔码头)成为东部的贸易集散地。从海口及内地运来的有布匹、洋纱、洋货、盐、鱼、煤油、陶瓷器等,从山里运出的货物有槟榔、椰子、木材、猪、牛、红藤、蜜糖及山货等。至今仍立于西关庙旁的“西关庙碑”(清道光十四年立)的碑文载,溪仔码头“水陆交壤之所,商船驻足之区,人康物阜,货殖财丰”。 《海南岛志》(陈铭枢主编)写到码头繁忙时说: “东路一带(包括琼、乐、定、万、陵、崖)之出产品与外来之舶来品,均以此为集散地及转运站。每墟日晨,由龙滚、博鳌、石壁等处驶来之小帆船,满载客货,云集于埠头。每隔四日,经此埠头,嘉积与海口客货船往来一次。”据说当时的码头,人流货流涌动,挑夫、车夫、轿夫、马夫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如今的嘉积城,承接历史,成为海南岛东重要商埠……

        注:此贴最先由网友1330750462发表在旧版琼海在线话吧,转载于此,是为了方便网友在新版论坛浏览和评论此贴。如果您感兴趣可以点击网址http://www.qionghi.com/bbs/21084.aspx查看原帖及原始评论。
  
  • 天涯我在
  • 发表于:2012/8/8 23:42:54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看许多人已经遗忘了溪仔码头了,我去找过两次,均未找到,问周边居民都说不知道。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