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家住汀洲 文/ 钟积日

  • 云山野竹
楼主回复
  • 阅读:24295
  • 回复:88
  • 发表于:2017/4/24 23:08:14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家住汀洲

                   钟积日
           2017年4月17日

   在琼海,当你在朋友面前提起家住汀洲,他们当中很多人,未必对这方水土有其具象化的认知。当他们带着一种困惑和茫然神情,再次问及汀洲究竟是在哪个地理位置时,你只要谈及博鳌,说到乐城,说起海桂实业公司老总莫先生的家乡,哇塞,对方能立即自己脑补出一个很具象的地理位置,那满脸的茫然也立马消失。
  都说地灵人杰,然而往往总是出了人杰才感悟到地灵。
 
一  ·  史事悠悠
  汀洲地处博鳌亚州论坛之西,古邑乐城之东,似一艘瀚海归来的方舟,朝迎旭日,紫气东来;晚披夕阳,乐影霞帔。北傍万泉奔流,河水清澈,波光潋滟。舟楫破晨,渔歌唱晚。河心一处,莲峰独秀,观音洒水施兰蕙,禅寺碧瓦传梵音。南眺金牛偃月,九曲潆洄,青山翠岭,逶迤起伏。近依龙潭岗峦,榜山争奇,三峰竞秀。盘山公路似蟠龙腾翔,别墅琼楼如天上宫阙。伫立西岭峦头,放眼四周,东瞻圣公束玉带,三江入海水天阔;西眺摩天白石岭,古邑端丽沐烟霞。左顾朝阳,阡陌百里穷极目;右望留客,陈李蔡家宅比邻。汀洲地势,西高东低,状似一巨蟾在此造化,神笃定而娴静舒然。昂首凝望,气盈旺而不失潇洒。汀洲四边环水,绿州千亩;二村相连,聚居蔡莫钟冯四姓村民。汀洲犹如一颗镶嵌的巨型珍珠,处在万泉河下游山海之间的黄金地段。
  汀洲先名不叫汀洲,称瀛洲。因临浩瀚南海而得名。早在唐高宗显庆五年设乐会县并在泗村设治所始,长达七百三十五年的沧桑岁月中,乐会县名及其县治几经变迁。公元1300年元大德四年,县衙所在地(朝阳仰大鳌头坡村,后称旧县村)因交通便捷,常遭盗匪打劫。县治衙府,遭匪盗王文河、符姖掳掠火焚,村民乘机将县衙大梁偷运往村西对岸的乐城阴阳山,知县是个风水迷,说此是迁衙预兆,为天意所归,故将县衙迁建于阴阳山。一九五0年海南解放,直到一九五八年乐会、琼东两县合并为琼海县之前,原乐会县衙一直设在乐城,长达655年之久。

       乐会县设治所在阴阳山,与它隔着一条五百米宽大河的汀洲,正好处于县治位置的东边,由于汀洲不仅与乐城同样四面环水,而且此洲渚"挺然特起,为县城之关闾,亦通邑之门户。远则榜山竞秀,近则莲峰争奇。西望则白石摩天,五里罗列;南望则金牛偃月,九曲潆洄。耸拔清奇,不可具状"理所当然便成了县治的屏障和名符其实的"朝阳门"。因其地理位置及其状貌,"山明真色见,水静浊烟收。","野花开石镜,云叶掩山楼。"。东去五里,三水合流,圣公石外,碧波万顷。大有"轻举观沧海,眇邈去瀛洲"之境界,便为它取了一个美丽的地名叫:"瀛洲",称羡此处为人间仙境,是与神仙一样有福份的人居住的地方。到了明朝穆宗时代的隆庆三年,当时的邑主刘叔鳌,出于"殷勤造士,欲振文风"的目的,便在瀛洲的西峦造了一座"文峰塔",塔分七层,以海门圣公石为向标,以白虎七宿之首奎宿为落址,以龙潭三峰为笔架。因瀛洲峦峰似蟾蜍与"蟾途"谐音,暗喻学子前程定然步蟾折桂。于县治乐城而言,文峰塔立于县衙千米外东南方向,正好处于天星角、亢之宿,摩云笔塔,气冲斗牛。入夜,星铺河汉,塔光映斗。七星璇玑,太白长照。望月里玉兎东升,破晓时启明光临。史载"此塔自刘公建之于明,而登贤书者后其辉映,登仕板者次第流芳"。"一时人文蔚起,称极盛焉"。又因其时世景,常有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犯境作乱,朝廷派大将戚继光座镇福建抗倭,晓谕沿海地区各州县加强海防。刘邑主便于塔顶,加设一烽火墩以报警。这些在我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事情,都详细地记载在《乐会县志》上,让今天的我们,不仅知道了曾负盛名的汀洲一一古代瀛洲的以往,也从中领略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者的形象,给后人无限的启迪和教益。 
   明代隆庆三年邑主刘叔鳌在瀛洲所建的文峰塔,塔在康熙元年初倾颓,在二百余年间其塔基砖石等尽掩藏于藤萝荆棘之中。到了清咸丰年间,邑主庞炳堃才在卸任后的次年春天,"重莅斯土,爰集绅士公同商议"重修此塔并"成阙美举"。建塔"自咸丰二年正月经始,五月落成,固己巍乎焕乎,壮观瞻矣"。塔分七层,基围12米,高21米。时已卸任的乐会知县庞炳堃,特地为此写了一篇398字的《重修瀛洲文塔记》,(碑尚存)完整地记录了整个重修的过程。
  然而这座前人费尽心思,苦心孤诣希冀借此提振学子求学信心而建造起来的古塔,却在文化革命期间的1966年,被当作"四旧"而拆毁,所有古砖塔石,今已荡然无存。在瀛洲塔的西边,一九九四年,村民自筹资金,建起了一座约20平方米的"水尾圣娘庙",这位神祗,原先被供奉在文峰塔的二层,自明代起就被本地先民所奉祀。新建的"圣娘庙"庙宇座东向西,面对万泉河。庙后是曾经的瀛洲文峰塔遗址,空落落长满了灌木藤萝。四季风从山头刮过,发出不同的呜呜声,不知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还是在诉说着历史的失落,抑或在呼唤着时代的机缘?空落的遗址也许它在等待,等待能再次遇上一个象刘叔鳌或者庞炳堃那样的地方父母官,等待着瀛洲文峰塔能再立起来,成为学子登步蟾宫折桂的云梯,成为瀛洲再现辉煌的标志⋯⋯

二  ·  人杰地灵
   封建王朝内忧外患,旧中国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纵为鱼米之乡享誉人间仙境的"瀛洲",处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乱世,同样摆脱不了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噩运。为了生计,村子里冯、莫、钟、子姓中,都有祖先辈不畏艰险而出洋谋生的一。汀洲本为三江交错之地,傍河临海而山水相依,历史上汀洲老百姓亦渔、亦农、亦商。便利的水上交通和淳朴的民风民情,使汀洲人与生俱来从胸襟,意志,胆识,或者人际交往和吃苦耐劳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过人之处。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灵人杰"吧!也许冥冥之中确实沾了仙山灵气,也许是吉人必有天相,总之舍得打拼的汀洲人,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不辜负那句"冒险行船成富商"的箴言。过去如此,今天更是如此。我最要好的发小钟厚明先生的父亲积潮二哥,就是在年青时逼于生计,跟着村里的人们一起出外洋闯荡打拼的。光绪庚子年出生的他,与所有出去南洋打拼的汀洲人一样,不仅聪明伶俐同时又刻苦勤奋,靠着自己的努力,还不到三十岁,就已经在海外撑起一片小天地,拼出了一份不小的家业,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汀洲附近声名显赫的人物之一。在他身后乡人这样评价他:"我庚翁,为人慷慨,行己有恭。事亲以敬,待兄以忠。和气睦族,善交友朋。生平端直,维俗移风。处家勤俭,宴客有丰。心存济世,名义堪崇。有人若此,子荫孙荣。
     无独有偶,六十年后,汀洲再次出了一个更加闻名琼海的商界骄子,他就是"海桂实业公司"的董事长莫海涛先生。他出生于一九六一年。一九八八年,创办了琼海文化发展公司,一九九二年赴香港创办实业,尔后返回家乡创办了琼海海桂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琼海海桂教育实业有限公司,经营酒店,旅游,工程承包,创办学校,投资房地产开发等等。
   莫海涛先生文化素质很高,爱写文章,酷爱书法,擅长因地,因时,因人制宣发展基业,是琼海籍地地道道的儒商,同时又是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他不仅熟知祖先闯荡南洋的历史,而且具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托改革开放之东风,博览群书,创实业,凭着智慧与胆识,独到的眼光和踏实的求取,终于脱颖而出,独占鳌头。他始终铭记:商道即人道,人道即商道。财心上平衡如水,交际中如仙人真诚。运到盛时需警省,境到逆处需从容。经商如方与圆,屈与伸的掌握与运用。且达到出神入化之地步。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会做商。
   莫海涛闯荡商海取得成功,爱国爱乡,心系桑梓,时刻记挂着生他养他的故乡。他非常明白欲变面貌,先换人心的道理,所以把百年树人视为首要。念念不忘如何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基本素质。2003年,他以自己多年经商的积蓄,先后投资一亿六千万元人民币创办了嘉积海桂学校,接纳七千多学子入校就读,优良的办学成果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肯定,莫海涛被评为"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在教育为先的同时,莫海涛还热心于公益事业,在扶贫救灾等社会福利事业中,十年间他个人捐款达1000万元,海南省人民政府曾授予他"赤子楷模"的光荣称号。
莫海涛先生走出校门之初,最初就供职于共青团琼海市委,这又为他逐渐成长为活跃的社会活动家提供了一个平台。他是先从政后再经商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当他把自己的商业活动从内地向香港发展初时,这一切被培养出来的素质和积累起来的知识,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进军香港后,莫海涛先生就十分注意与所有的海南藉老乡保持业务上的横向联系和感情上的纵向发展,他胸怀博大,古道热肠,疏财仗义,见解超前,超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以及耿耿的赤子情怀,使他很快在侨居国外的华人社团中声名鹊起,象磁铁般吸引人心,香港华人社团形成一股团结的力量。在他的协助组织和发动下,香港琼海同乡会终于在香港成立。王春海先生任会长,不久,世界琼海同乡联谊会相继成立,莫海涛先生为署理会长并接任同乡会会长。同时荣任海南省政协委员。2011年6月22日,莫海涛先生作为香港地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访问团成员赴京,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亲切接见。莫海涛先生现在是海南省政协常委。2017年清明节期间,莫海涛先生从香港回故乡汀洲扫墓祭祖时,谈起他正在付诸实施中的汀洲建设项目:他向琼海市政府申请建汀洲大桥的报告已获批准并已正式开工,利用毗邻乐城岛先行医疗试验区和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的地理优势,为将后开发汀洲此一旅游胜地做好准备,最终把汀洲建设成为集休闲度假、幼儿托管、山庄疗养、水上乐园,吃、养、疗、玩于一体化,让汀洲成为旅游者心目中名符其实的瀛洲。

三  ·  崇文尚义
   一方水土养一方百姓,一方百姓有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汀洲靠河临海,因之有渔,土肥地阔,故而有农。又因为村中几百年前所建之文峰塔,意在诱导读书出仕一的观念潜移默化,傍近古邑长得文化薫陶之作用,所以又崇文尚义尊师重教。这方山,地肥物阜,这方水,水美鱼丰。尽管旧时代生产工具和技术都很落后,汀洲虽不是最富,但仍不失为鱼米之乡,文明之村。
     在上世纪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乐城区的地下党组织及其后来的抗日武装,曾把秘密根据地建在汀洲,他们看好的正是汀洲人重交情,识大义,憎爱分明,守口如瓶的特性,故而敢于把根据地安插到敌伪的眼皮底下。本村因此有了大量地下堡壘户和老宅主。汀洲四面环水,水路易进易出,岛上又沟壑纵横,林木茂密,易躱易藏,是理想的秘密活动基地,只要打好群众基础,取得人民拥护,山既藏人,人更藏人。此外,汀洲财力物力较为殷实,容易筹到钱粮,而且汀洲人深明大义,绝不轻易去做那苛且的勾当。汀洲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英雄,但没有出现一个反革命分子和汉奸三流的人物。二个抱在一起的自然村一百多户人家,没有一家地主、富农,甚至连右派和坏分子都没有。汀洲人有血性但绝不做缺德之事,汀洲人重拼搏但绝无嫉妒心。他们胸怀宽广心地善良。试想,在一个有五百多口人的四姓之村,一个在民生凋零中能温饱的村庄,没有出现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这需要多好的涵养?多宽的雅量?多高明的智慧?多坚定的信念?人们说,这是因为瀛洲岛上有仙人,文峰塔佛光普照,水尾圣娘与都督侯王的庇佑。他们不忍见乡亲们互相倾轧,不忍见任何一位子孙蒙受不白之冤。这种讲法当然纯粹是一种调侃。然而奇巧的是,四十多年前的那场七三一四号台风从博鳌登陆,几乎把汀洲夷为平地,据统计在这场台风中,全海南有九百余人一夜丧生,然而同样一片废墟的汀洲却无一伤亡。是否有神仙效应暂且不说,但汀洲是块人文福地,应该是不爭的事实。
   汀洲的文化底蕴,主要体现在生活的理念和奋斗的精神方面。汀洲人勉励子孙辈努力读书,并不是告诉他们只有读好书才有做官的机会,读书的根本是明白事理怎样做人而不是如何谋官。汀洲人还把那句“有关家国书常读,不益身心事莫为”奉为信条。这是汀洲人对子弟的传统教育。汀洲人总是以家乡那些读书聪明,做人有德,生财有道,事业有成的人为榜样,启发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努力奋斗,学会操守。求学的目的是明事理,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汀洲人求学的目的是务实型而非学究型,这与他们亦渔、亦农、亦商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汀洲文化是一种传统型的耕读文化。
    这种文化演绎汀洲浓厚的乡土文化积淀,尽管身为乡野之叟,樵渔农夫之辈,却都能粗通文墨,可以俚歌唱吟,抚琴按曲自娱自乐,男人能诗善文,女人念呱唱谣。记得当年汀洲建戏台,从地下挖出半边石联,:天宝物华开玉宇,当时大家纷纷出句对另半边,我凑个热闹也对了一句:地灵人杰耀汀洲,大家都喝釆说好。这事过去多年,至今想起,还非常有趣。
  办学育人是历代汀洲人的共识,原乐会县朝阳乡的汀洲小学,就是华侨捐资办起来的。我至今还保存有我十三岁时在汀洲小学读书时的一张旧合影,那是一九五七年1月1日汀洲小学全体师生暨父老庆祝元旦时的合影,本村父老被安排坐在人群中间,我站在钟积潮父老的身后,这张六十年前的照片,常常勾起我对往昔岁月的记忆。照片上瀛洲塔巍然耸立于我们的身后,那是汀洲人的信念和学子的脊梁啊!然而⋯⋯这所学校后来被改建过,不过现在停办了。尽管如此,汀洲学子的求学之路并不中断,据我初步了解,在2016年,仅汀洲村钟姓,就有钟昌茂考上河北工程大学,钟永范考上江苏大学。还有钟丽雯、钟慧娴俩位女生,双双考入琼海嘉积中学高中就读。汀洲村有一个由莫海涛先生以个人名义成立的奖学基金会,按考取本科奖壹万元,专科和嘉积中学奖金伍仟元,海桂中学叁仟元的标准发放奖学基金,以资鼓励学子努力进取,为将来报效祖国报效桑梓。由此可见,汀洲人对文化教育,是多么的崇尚和重视。汀洲人赞莫海涛先生:“海量襟怀囊众博,桂冠气度甲群雄”;“富而不骄真君子,海以容大纳河江。”
  汀洲水域临近三江合流处的出海口,水产富庶,不仅鱼类丰富,而且还出产一种本地特有的双骑螺,由于独产于朝阳本地,故又名"朝阳螺"。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供销琼海、三亚、海口等地食城,颇受青睐。汀洲人适时调整了产业结构,一方面在生产技术流程上不断创新,同时又开辟了产供销商贸一体化的新路,使产量和产值都获得成倍增长。汀洲富了,近年来新楼林立,鳞次节楷。二、三层的乡村别墅比比皆是:钟积潮先辈建的祖居,沧海桑田,已近百年,房屋土洋结合,中西合璧,造型美观,独具一格,今仍恒久历新,美轮美奂。它是汀洲的民居的瑰宝。村中的硬板化村道,崭新豪华的轿车,争妍斗艳的花卉,掩映在婆娑的树影下,与绿水青山融为一体,汀洲面貌焕然一新。人向高处走是一种必然,汀洲人文明的理念以及富裕大度的举止,让足迹处处的汀洲帅哥美女底气十足,男的娶得潇潇洒洒,女的嫁得风风光光。今日汀洲,堪与嘉赞。
  悠悠岁月,往事如烟,时代在革故鼎新。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汀洲,这艘一头载着博鳌亚洲论坛,一头载着乐城国际医疗先行试验区的方舟,在新时代的瀚海乘风破浪,正朝着城乡美,产业强,百姓富,社会和的新目标前进。发展中的汀洲前景喜人,灿烂的朝阳,永远照耀着这个仙人也眷恋着的地方——汀洲村。
 
作者手机号码:13807601296
 
2017年4月17日
来自手机版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云山野竹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5/3 20:31:56
  • 来自:海南
  1. 24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治学严谨,治史惟慎,否则贻误后代。
海上婧鸥
海上婧鸥: “为群众拆除”?是自发的吗?觉得用这样的字目还是不严谨的。
2017-05-03 20:41:50 回复
海上婧鸥
海上婧鸥: 这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态度的问题吧。
2017-05-03 20:47:15 回复
海上婧鸥
海上婧鸥: 海南史志网的琼海县志第六章文物的汀洲塔旧址之下一条是朝阳马国公史料。
2017-05-03 23:24:42 回复
海上婧鸥
海上婧鸥: 编辑时间是2011年,其上写到圣旨碑已毁。然事实上至少早在08年前,朝阳人已以重金从小学围墙上赎买下这通海南唯一的圣旨碑,并立于国公陵园前了。
2017-05-03 23:29:00 回复
海上婧鸥
海上婧鸥: 哦,是“马国师”,不是国公,写错了!
2017-05-06 22:28:23 回复
还有3条回复,点击查看
设置签名,彰显个性~解读人生
  
  • 云山野竹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5/5 10:35:58
  • 来自:海南
  1. 31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汀洲塔在哪年哪月哪日拆,我不清楚,但绝非一九五八年拆,这是铁定的。一九六五年暑假期间,我随父亲到南港村为生产队的灰灶釆购烧灰的??蝴石,乘木板机船(时称电船)从河面经过,仰望右岸,塔尚巍然耸立。此是我平生唯一一次乘船东下到海,印象至深,永生难忘。又朱德坚兄其时为船夫,隔三差五从南港用木船往石壁渡运灰石,他是六五、六六年的船夫,其时塔还在。当年船夫,村里还大有人在,皆可见证,哪有一九五八年拆塔的可能。考证历史的人马虎草率就是了!
设置签名,彰显个性~解读人生
  
  • 云山野竹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5/8 14:58:35
  • 来自:海南
  1. 38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重修瀛洲文峰塔记

      (清):庞炳堃
    闻之,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邑东瀛洲之向有塔也,始自明令刘公叔鳌,殷勤造土,欲振文风,睹兹胜地,挺然特起,为县城之关闾,亦通邑之门户。远则榜山竞秀,近则莲峰争奇,西望则白石摩天,五里罗列;南望则金牛偃月,九曲潆洄,耸拨清奇,不可具状,因而建塔于此,一时人文蔚起,称极盛焉。讵意事有兴废.曾明几何,而倾颓已二百余年矣。庚戌夏,余官兹士.于各绅士揭见时,禀知此事,即议复建,奈仅两阅月,而余即卸篆,有志未逮,而途之心未尝一日忘也。辛亥春重莅斯士,爰集绅士公同商议,成厥美举,各皆欣然乐从。佥议依粮捐输,余亦捐廉以为之助。计共得赀一千有奇,余即视鹭踵其地,与邑绅口讲指画,为之披荆斩棘,鸠工庀材,期臻美善。自咸丰二年正月经始,五月落成,固已巍乎焕乎,壮观瞻矣。夫事之稍有裨盖者,尚举之莫可废也.况此塔自刘公建之于明,而登贤书者后其辉映,隶仕版者次第流芳,所关最钜者乎。余也续公之后,踵公之事,岂敢谓媲美前贤?而邑人士由此蒸蒸日上,不但不逊干曩时之盛,且将迭而进焉。足迹宰此士者与有荣施也,余故乐为之记,以垂不朽云。
设置签名,彰显个性~解读人生
  
  • 云山野竹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5/11 19:21:46
  • 来自:海南
  1. 47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不识字的农妇,念顺口溜张口就来,用最直接,最通俗的生活语言,只一句话,就勾描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这种本事,真正了得。
设置签名,彰显个性~解读人生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