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撼人的摄影艺术——欣赏陈德雄新闻摄影作品

  • 天涯我在
楼主回复
  • 阅读:13496
  • 回复:2
  • 发表于:2018/4/2 16:03:23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文/木子
摄影:陈德雄

原海南日报摄影部副主任、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油画院专业画家、省油画学会副秘书长陈德雄先生可以说是两栖名家一一摄影家和油画家。

这样冠有两个领域的名家,在海南确实少见。

海航杂志刊登的作品




说他是油画家,鉴于他的油画功底深厚,少年时就求师学画,虽路途遥远艰辛却风雨无阻。参加工作后仍一直勤奋作画,在调入海南日报报社前,他的油画已闻名遐迩。退休后这二年重持画笔作画,被海南省油画院聘为专业画家、被省油画学会聘为学会副秘书长。

作为摄影家,他从事摄影工作四十年,且摄影工作成绩显著,从1980开始,陆续在《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海南日报》,等中 央及地方报刊发表新闻摄影作品和艺术摄影作品。1981年加入海南青年摄影学会,1982加入广东青年摄影学会,1987年加入海南摄影家协会,1995年加入中 国摄影家协会。1984年调入海南日报报社任摄影记者至退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是陈德雄摄影的旺盛时期。平均年发新闻摄影作品近500幅。一批新闻作品与摄影艺术作品先后入选省级和国 家级影展并获奖。

陈德雄的新闻艺术照,它不仅如实地报道了新闻内容,从艺术上看则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很强的艺术魅力。

陈德雄在摄影中,善于抓住画面美的那一瞬间,扣下快门按钮,一幅幅真实而又富有审美价值的新闻艺术照便呈现在我们眼前。可见陈德雄的摄影技术及艺术的高超。他知道釆访的在哪,也知道如何地把握抓住那一瞬间的美。有时,突如其来的,灵活机动的他能让自己有意外惊喜的收获。

总之,他那深厚的摄影知识与技巧、敏锐的思维力与发现力、超前敏感的意识、扎实丰厚的各种文化及文学常识与基础,再加上他那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使他的成就总是高出别人一筹。

下面我们来欣赏他的几幅新闻艺术照,感受他那别出心裁的杰作魅力。

《南海渔女》作品


《南海渔女》

这张照片画面主角是一位渔家姑娘,看动作像是在捕鱼后补织完网收网时所拍。这是一份意外的收获。

八十年代,陈德雄到东方县海边的一个渔村做新闻釆访,在海边发现一群渔姑在补网,一张张大网铺在沙滩上,女人们拿着网梭在织着,陈德雄顿时来了灵感,他要拍一张渔姑织完网后的收网图。他找了一位渔姑,为消除她的紧张,便找人跟她聊天,转移分散她的注意力,让她边拉网边讲话。周边杂物多、乱,又近房屋,陈德雄为了使画面干净,突出渔姑拉收网姿态,他选用仰拍,侧光照,终成了这张真实性强又富有艺术感的作品。

这张画面很美:一位正青春勃发的渔家姑娘,头戴海边渔家人常戴的斗笠;脖子上围着一条红小格子的布巾;脸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开心地笑着;手和脚似乎有节奏地拉收已补好的网;微蓝天空下灰白的沙土和半透明渔网已融为一体,很有朦胧之感,正是这种氛围环拥着人物,使人物形象明显突出,那优美的肢体动作,那笑脸都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这张笑脸和笑脸上的明眸皓齿一一自然、大方、灿烂、满满的幸福感溢出脸外……这也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风调雨顺,渔家人捕鱼收获多多,每天都有好收成,丰收的喜悦、心情快乐、劳动的愉快,都展现在脸上,似乎听到渔姑们边织边唱着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么织鱼网……”

此照片1986年入选国际和平年全国青年影赛;1991年入选全国新闻影展。

在陈德雄看来,好的艺术作品,画面应与人的欣赏互动,产生共鸣,即根据欣赏者的认知、知识水平产生了对图像的理解,说明艺术作品的成功。

《浑然的圆》作品


《浑然的圆》

这张排球赛照片是陈德雄九十年在海口体育馆比赛现场拍的,这场比赛是中外四国女排邀请赛。

他是为报纸版面拍的新闻图片,但他却以艺术的视角去拍新闻片,抓往中国女排队员双双跳起拦网的瞬间按下快门。

这一瞬间却按下这幅很有趣的画面:乍看大的画面是由一个六角形组成,两人跳跃拦网的动作身形竟如此相似,身形相对朝里弯,排球正在两人双手的中间,而大圆形的正中底部是另一名运动员半蹲着,双目直瞪着上方的排球,随时接应被拦而落下的排球,真是绝妙的拦网搭配;再细看又是一个大圆和小圆重叠,就是说大圆圈住小圆,小圆正巧在大圆的正中弧线上,使画面很有对称感;从画面上也可看出比赛双方争夺激烈扣人心弦。

这样的照片,真正的是瞬间决定了它的艺术效果。那时侯还没有数码相机,靠自己把握胶卷的感光度进行拍照。当时陈德雄用的仅是感光度400的黑白胶卷,为了提高拍摄的速度,他以800度的感光度拍摄,在冲胶卷时强化冲洗的时间,而达到拍摄效果。

在他眼里,摄影首先是技术,然后是艺术。照片都拍不清,谈何艺术!

这张照片第二天发表在海南日报上,取名《上拦网下接应》。后来又发表在海航办的杂志上,杂志老总为此写了一段文字,并取《浑然的圆》为题。此作品1997年获第二届海南省摄影艺术展铜牌奖;1998年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年赛铜牌奖;获第八届海南省新闻奖三等奖。

陈德雄回忆当年此作品参加全国年度新闻照片评比时,北 京评委曾质疑,照片是不是摆起来拍的……。难度这么大,却抓得那么准。我想这正是因为陈德雄判断得准、角度选得准、镜头对得准、快门按得准。

《锁吶声声》作品


《锁呐声声》

这张《锁吶声声》照片也很有意思:几位农民手持长短不一的锁呐,正朝微橙黄色的天空吹奏着!似乎稍圆形的天空响彻着陕北激昂高调的民歌,或像在高歌欢庆着什么,人物表情虽然不是很明显,但那吹奏的动作已将吹奏人的喜悦欢腾内心表现出来,我们会因此联想到那黄土高坡上跳跃的”“的腰鼓红绸舞热闹的场面……

那是1994年,陈德雄参加海南组织九名青年摄影家去陕北采风拍的。

当年抗 战 及解 放 战 争 时 期,毛 泽 东 主 席 曾在陕北杨家沟的窑洞里住过。陈德雄亲临观赏了窑洞。感悟颇深,收获甚多。此照片就很有陕北风味。

这照片特别讲究它的技巧,但离不开好的镜头设备。陈德雄选用了鱼眼镜头,这镜头近可看较宽的视觉,有夸张变形的作用,直线成弧形,超过正常视觉感觉,小可拍大,短也可拍长。运用恰当,可产生特殊的效果。原本简单几人的短锁呐吹奏,却给人感觉锁呐变长变高、一下子激昂起来,扩大了艺术效果。

这在陈德雄看来:从现场瞬间反应,是要靠平常的文化艺术修养、摄影技术的把握来体现。
瞬间定高低、见分晓、见功力、见成败!

去陕北釆风回来他们九个人便在海口工人文化宫搞了一个黄土地摄影作品展览。

《力的节奏》作品


《力的节奏》

陈德雄的这张《力的节奏》作品是九十年代在琼海万泉河沙州岛水域举行龙舟赛拍的。

虽以新闻报道来拍,但他尽量以艺术手段反映新闻內容。

比赛有十几支队伍,他选取了这支身着红衣的船队,在全体运动员举浆挥臂划水的一刹那按下了快门。
画面人物极清晰,水面当背景,逆光下波光闪亮,感觉龙舟快速向前,人的动作整齐有力奋勇划浆。这一动作之美又产生力的节奏。

主题突出:团结就是力量!奋力就是胜利!

即是新闻图片又达到了摄影的艺术效果,又强化宣传的力度。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京博候鸟
  • 发表于:2018/4/2 17:07:34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
  
  • 琼海在线
  • 发表于:2018/4/2 18:01:59
  • 来自:海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大家风范,致敬前辈大师
简单生活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