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海南话说海南鱼

  • sid34790014
楼主回复
  • 阅读:22584
  • 回复:1
  • 发表于:2018/7/8 15:25:59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 陈业基 


  海南的淡水鱼类记录到的已超过110种,许多鱼的名字与普通话叫法相同。作为在海南土生土长的我,对这上百种鱼类未能见得叫上它们的大名,但却能用海南话说出一部分鱼的小名。借助本文,我想用海南话说说这些海南鱼。

  在海南,鲶鱼中有须有角的叫做“塘鲺”,有须无角的叫做“严鱼”,有须且鱼头上长着独角的叫做“角公”。海南原生的“塘鲺”体质小,被角扎伤后一般只是疼了一阵就好了。后来引进的“埃及鲺”体型较大,很容易攻击捕鱼人。曾听说过有人被攻击后发高烧住进了医院。所以捕捉“埃及鲺”时要特别注意。而要捕捉叫做“严鱼”的鲶鱼,就不需担心此事。“严鱼”个头大于本地的“塘鲺”,而相对于“埃及鲺”来说,又显得稍微小一些。我曾钓过一只重达十多斤的“埃及鲺”,也曾钓到过一只七八斤重的“严鱼”,重量都是本地的“塘鲺”无法相比的。在海南市场,现在“严鱼”的价格一直高于“鲺鱼”,基本上接近鳗鱼的价格,大概是因为它是野生鱼且肉质好,在人们心眼(心目)中是所谓大补之类的“血鱼”吧。小时候,我曾钓过一条“角公”,从未见过,怕。问大人,大人说,这种鱼叫做“土地公爸”。其名与“土地公”连在一起,神也,更怕。赶紧把它放进水中让它游走,还在心底默念,别伤害我,我放你走就是了。去年,我在万泉河钓鱼,碰到一捕鱼人也捕到一条这样的鱼,问之,才知道它不叫做“土地公爸”,而叫做“角公”。叫“角公”,可能就是源自它头上长着那只独角吧。不过,这种鱼很少见,我长这么大就见过这两条。

  在海南,还有一种在溪涧石头堆里生活的鱼叫做“狗笼酸”,它应该属于鲶鱼类。这种鱼嘴巴长而尖,脊梁上的刺也很尖利。在海南,“狗笼酸”鱼的名气最大。小时候常听大人说:“食鱼要食‘狗笼酸’,娶老婆要娶大‘嘎吹’(嘎吹,方言,即屁股)。”“狗笼酸”肉质细腻肥美,做汤“白罗白罗”(“白罗白罗”,即白色浓度深)。我吃过不少“狗笼酸”鱼,也喝过不少“狗笼酸”鱼汤,一句话,香美极了。即使其肉质香美,但也不能与女人的“嘎吹”相比呀!小时候,我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成人后才似有所悟,这是海南男人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句耐人寻味的俗语。同“狗笼酸”一样喜欢在石头堆里生活的一种小鱼叫做“山沟”鱼。叫“山沟”,是因为它常年在山沟里的石堆底下生活,此鱼极像引进的“沙丰”鱼,只是个头小而已。

  黄鳝鱼,海南话叫做“唰”,通身黄黄的。据老辈人说,过去溪里发大水时,“唰”会爬到“番剐(即番薯)”田里,有的还会爬到村边偷吃鸡鸭。能吃鸡鸭的“唰”应该多大?我不敢想像。不过,在现在的市场上,“唰”的价格比鳗鱼还要贵。由此可见,“唰”鱼,也应是属于“物以稀为贵”了。

  有一种无须无角的鱼叫做“田猴”,似鲶鱼类却又长有鱼鳞,头似无毒蛇头,稍平,善爬,水中沙地都能活动,故童谣中就有“‘田猴’爬爬”一句。在上述鱼中,“田猴”是最不好看的,模样丑,肉粗,人们不喜欢吃。

  泥鳅,海南话叫做“鱼扭”。普通话叫法取之鱼的习性,常在泥水中生活。海南人叫法取之鱼身滑溜、不易捕捉的特点。过去,在海南许多水沟、水窟、湖塘和水田中,常见“鱼扭”在泥水中钻来钻去,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只要你到水沟中用手挖,都能挖到不少“鱼扭”。这种鱼常煮汤吃,很“滑嘴”(即很容易入口之意),鱼肉细腻,骨刺少,不臭腥(臭腥,方言,即腥味重之意),尤其是放进“竹笋酸”(腌制的竹笋)里汤煮,那味道美极了。小时候,曾听大人说过,“鱼扭”肉热,不可多吃,多吃鼻孔会出血。这种说法是否有依据,我至今仍无法查找。可惜,现在“鱼扭”几乎消失在我的视线里,这大概与人们大量捕捉或人们大量使用农药有关吧。

  被称作“小子(即小孩)参”的鱼海南话叫做“苦子”。“苦子”,有似“猫鲤”鱼。“猫鲤”身体呈棱形,而“苦子”呈椭圆形,很匀称,大的有巴掌那么大,因其肉中有一股苦味而得名。“苦子”和“猫鲤”一样,毛刺多,故给“小子”吃的多是鱼汤。据说,“苦子”鱼是那些“不长进”(即病痨多,长不大)孩子的最好补品;孩子如果在睡觉中常冒冷汗,做碗“苦子”汤给他吃就能好。与“苦子”一样带有苦味的还有“军子”。“军子”是长条鱼,身子稍方,同“苦子”一样毛刺多,小孩不喜欢吃。钓到“军子”,我一般是拿回家喂猫。

  有一种鱼海南话叫做“过山脊”,是根据它爬过一个山脊不在话下的生存能力这一特点来说的。它还有一个很漂亮的名字叫做“海双鳗”。“双鳗”鱼,我见过的淡水鱼中最漂亮的一种鱼。手指头般大小,身体上长着各种各样的彩色斑纹,且斑纹不一定雷同。小时候只要捉到它,我就放在鱼缸里养着,慢慢把玩。“过山脊”,灰不溜秋,和“双鳗”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也曾听过东北钓友把它叫做“海盗”。叫它“海盗”,那就太过之。因为“过山脊”除了鳞片利硬头壳坚硬外,从未见它追食过小鱼小虾。前几年,我看过“四海钓鱼”频道里一个节目,里面有海南人叫它“老婆哭”鱼。叫它“老婆哭”,我想有一定的依据,因为这种鱼剔鳞剖肚比较难,鱼鳞很容易刮伤人手。家庭中,一般都是男人捉鱼,女人剖鱼。所以老婆见到“过山脊”,怎能不哭呢?说归说,别看“过山脊”貌丑难剖,在市场上价格一直彪高,据说有的酒店卖到四五十元一斤。小时候,田沟里的“过山脊”很多,中午太阳辣辣时只要拿畚箕到田沟里一捞,就能捞到很多的“过山脊”鱼子,拿回家放在“鱼糟”里一煮,那甜酸的味道令我至今难忘。海南水稻收获季节,常下大雨,这时“过山脊”常常跃出水面吃稻谷,而吃过稻谷的“过山脊”很肥,钓回去放在油里煎,也很好吃。

  小时候,我们常光着“嘎吹”、拿着竹子做的鱼杆在溪涧中钓鱼。钓法怪异,手持竹杆放在水里窜上窜下,不钓别的,就专门钓一种叫做“挂谷口”的小鱼。这种鱼嘴巴很大,长条,身段与“灯光鱼”类似,顺着白色的身躯上似乎长有浅黄色的条纹,钓回来做成鱼干,油煎后蘸着“番椒桔”(番椒,即辣椒)吃,很香的。应该说,它与白条黄尾等是一类型的淡水鱼,过去在溪流中常见。而现在它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海南有过“挂谷口”这种鱼。

  在海南,你只要往水边一站,就可以看见一种小小的鱼在浅水滩上一群一群地游动。这种鱼长不到一二厘米,鱼眼突兀,眼部夜间还能闪着磷光,海南话把它叫做“双棍娘”。“双棍娘”由于个子极小,所以很不容易捞到。即使你能捞到它,半天也捞不到一两半两的,所以平时它受人的伤害最小。无论是“电鱼”或是“药鱼”(用干电池配置的渔具捕鱼叫做电鱼,用药水捕鱼叫做“药鱼”,这两种捕鱼方法现在在海南都禁用)都杀不绝它。直到现在,只要有水的地方,我们还能看见它们悠闲飘忽的影子。 

  来源:琼海通讯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琼海在线
  • 发表于:2018/7/9 10:06:41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土生土长的海南人读起来倍感亲切
简单生活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