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丝路古韵悠悠在 醉入草原不思归

  • 吟风弄月
楼主回复
  • 阅读:2865
  • 回复:2
  • 发表于:2018/11/4 15:55:00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作者:朱慧静




世间,有许多事物常常超出了人们的认知范畴,于是便变得高深莫测,神秘怪异,难以想象。例如新疆喀纳斯湖、东北长白山天池、尼斯湖的水怪等等,传说纷纭,其形各异,莫衷一是,至今尚无定论。意大利比萨斜塔、苏州虎丘斜塔,历经岁月风霜,暴雨狂风,依旧屹立不倒,成为人们猜测、遐思万端的一大景观。我国沈阳的怪坡,汽车自动上行,而下行则需要加油??????如是等等,无不以“神秘”二字引人入胜、神思竞猜。我国南朝时期的颜延之在《白鹦鹉赋》序中说:“余具职崇贤,预观神秘,有白鹦鹉焉,被素履玄,性温言达,九译绝区,作玩天府”。由是,“神秘”二字便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变得神秘起来了。

新疆哈密巴里坤大草原,据说是新疆三大草原之一。就其人们一般认知来说,平坦草原不过辽阔宽广,蓝天无垠,白云悠悠,没有什么更奇特之处。

不,有的,那就是巴里坤大草原神秘的“白石头”。

所谓“白石头”,是指在辽阔的巴里坤大草原中,四周无山无石,唯独一块巨大的白石头裸露在万绿丛中,分外抢眼,分外突出。正是因为它在无垠的草原中,是唯一的一块白石头,人们便有了许多猜测,生发出种种神奇的传说故事。于是,人们便把这片草原开发成为著名的“白石头”景区。

“白石头”景区,周围平坦辽阔,南面是天山北坡,与东天山主峰喀尔里克峰遥遥相对,山顶白雪皑皑,雪线下塔松森森,平坦之处红松高耸挺拔;左边是一望无际的伊叶英格尔草原,右边是巴里坤大草原。每到夏秋之季,草原上绿草如茵,野花映绿,姹紫嫣红,溪水潺潺;羊群如蓝天上飘浮的朵朵白云,在绿色的原野中游荡;白色的哈萨克族毡房点缀在松林里,炊烟袅袅,奶茶溢香,撩拨得人欲醉不休。

“只道沧桑又一度,神仙到此不识路”。这是清朝文人史善长在路过巴里坤大草原后写的《过瀚海》一诗,诗中,他为巴里坤草原之大之美所动,竟然游而忘返,就连神仙到此也会被美景所迷,醉入草原中,不知归途何处。美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巴里坤大草原游弋着一条勾通中西方文化的古丝绸之路,它源于中华腹地,蜿蜒西进,穿过河西走廊,西出阳关,经西域重镇伊州(今哈密)时,便分成北、中、南三段,飘逸悠悠地直通中西亚,以及欧洲各大都市。丝绸之路北道,就是从哈密起始,穿越巴里坤大草原,沿天山北麓逶迤而去。巴里坤也就成了官商军旅的重要驿站,各国商旅,我国各民族在此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文化记忆和生活方式的碎片相融互动,择优取长,形成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从而造就了巴里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地位。

草原上这块闻名遐迩的白石头,不知始于何年卧伏于此,从露出地面部分来看,其石大体为圆型,直径大约两米左右,高约一米,有纵横裂纹,通体为白色。环顾四周,天山离此很远,附近无峰峦石壁,绿色草原起伏蜿蜒,漫漫于目极处,完全没有第二块石头的迹象,来胧去脉无踪影,草原独卧白石头。这块孤独的白石头静静地卧伏在绿草丛中,把自己的秘密隐藏于茫茫苍苍的草原之中,任由人们去猜测捉摸。权威的解释是白色石头边牌匾上的解说词,好在文字不长,择其要抄录于下:“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水草丰美。哈萨克游牧部落里一位公主与一位英俊青年热恋着。山神对此妒火中烧,派出蝗虫飞到这里,顿时,树枯了,草黄了。那位青年抱着一棵古松拼命摇晃,没有想到这棵枯树忽然变绿了,青年一棵接一棵地不停摇着,山山岭岭的松树顿时流影叠翠。然而,青年却累死了。公主闻讯赶来,伏在青年身上痛哭,泪水滋润了脚下的土地,枯黄的草渐渐复苏。公主流干了眼泪,阖然与世长辞。当地牧民为了纪念这对恋人,将他俩合葬一处。不久,一次电闪雷鸣之后,墓地上便浮出了这块白石头。”这对恋人“化石”的故事,很像我国一些旅游景点那些化蝶、化树、化水、化龙的故事一样,或因情感的悲剧,或因除暴安良,或因扬善惩恶,舍身造福一方,异化为人们腼怀纪念的形象,从而给人们以积极的教化作用。但就其故事的形式来说,总觉得有些平淡无奇。





有关这块白石头的另一种说法却很有意思。同行的孟晓静女士,在当地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教育工作者,她告诉我:“其实,这块白石头的来历另有深意,与爱情故事无关。”我急切地问:“与什么故事有关?”她微笑着告诉我:“《山海经》中女娲补天的故事。据说,这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五色石遗落到了这片草原上。”

她的语速有点慢,语气中流露出神秘的味道,神情优雅,她浓眉下的一对大眼望着蓝色的天空,似乎告诉我,苍宇可回答这个难解之密。

《山海经》中的故事,的确是一个非常难解之密。它不是一部神话传说,也不是我们现在理解意义上的小说,而是具有记事性的特征。《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全书现存18篇,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等。女娲补天的故事,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一篇。

《山海经》是一部非常具有文献价值的书,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非凡的魅力。

《山海经》中记载的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其内容中所涉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对我们认识自然与人类命运,极富教育意义。

女娲补天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据《山海经》中记载,共工怒触不周山,四根擎天大柱倒了,九州大地裂了,天覆盖不了地,地也承载不了万物,天火漫延,洪水泛滥,猛兽鸷鸟肆虐,万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女娲以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成了五色巨石36501块。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色石将天补好。剩下一块便遗留下来。然后砍下鳌足擎天,斩杀黑龙平息大地,堆积炉灰以制止洪水。

这块遗留下来的石头在何处?

据《山海经》中所述,当时东南一带是海,西北部地势高,补天之石遗留在西北部是有可能的,如果女娲以石补天的故事是真的话。不管巴里坤草原上这块白石头是否真的补天之石,但草原上穿凿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却给游人心灵中烙下了神秘的印记,也给巴里坤草原增添了质感,强化了草原文化的厚度。凡来巴里坤草原者,都会留下既浪漫且又启人深思的神秘色彩,在心灵中铭刻下深深的记忆。





离白石头不远处,有一片树林,林中之木,棵棵矗立,高可参天,阳光从林中漏射下来,形成神奇的光束,使得林中光线明暗交织,阴阳互映,受光部分生机盎然,未受光之处沉厚浓郁,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引人凝目神思。我不由自主地坐于一棵倒伏的树杆上,静静地观察每一棵树,细细端详每一棵草,思考着这原始自然之地生命的奥秘。林中树木姿态各异,有的枝影横斜,有的倒卧草丛,有的弯曲于地,却又忽然崛起,耸然向上,有的枝杆虽然倒地木质已腐败,竟然又奇迹般地生长出新枝,向人们昭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我忽有感悟,大自然之规律,自有其自身的存在和更替方式,我们只能敬畏大自然,热爱大然,任何无序地违背规律试图去改变它,必然构成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一种破坏,从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丝路古韵悠悠在,醉入草原不思归。美丽的巴里坤大草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绿色翡翠,两千多年来,它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是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其古韵依然激荡着我们奋发前进。在新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她必然会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巴里坤大草原将会变得更加美丽,任是何人游此,也会为她的美景所陶醉而不思归。




  
  • 发表于:2018/11/6 8:44:39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异域风情!
乘风破浪
  
  • 琼海溜
  • 发表于:2018/11/6 10:29:06
  • 来自:海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