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南海有情起歌声

  • 和平执子
楼主回复
  • 阅读:5426
  • 回复:3
  • 发表于:2019/3/2 17:12:51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南海有情起歌声
一一永兴岛笔记

      春日,踏上水天一色的南海永兴岛,面对辽阔浩瀚的海面,终于领悟了大海的坦荡与浩气,读懂了大海的博大与深邃,极目眺望远方的雄鸡版图,心如潮水逐浪高!
      步入“西沙纪念碑",映入眼帘的是四个格外醒目的大字“南海屏藩”,这块背面刻有“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是中国军人张君然于1946年11月23日所立。七十多个蹉跎岁月啊,伴随着潮起潮落,岛礁沉伏,海枯石烂,却带不走这个响亮的名字!
        走出“南海诸岛纪念碑“,一页页史料向告诉世界宣示,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人类“新石器时代”,中国南方沿海的先民就凭借船只,向南海索取生存资源。3000年前的殷周时代,南海沿岸的土著越族就已在南海诸岛上休养生息。历史史料证明,南海三沙疆域自古就属于中国!
       驻足西沙海战舰艇前,眼前顿时映像出1974年1月19日那场刀光剑影、鼓角铮鸣。西沙海战的胜利,使得中国重新夺回对整个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控制权,同时也正告个别贪
婪觊觎者,老老实实耕种自家一亩三分田,别偷偷摸摸去邻居池溏浑水摸鱼,更别到人家厕所拉屎拉尿,否则,当心屁股炸飞天!这次海战,我军牺牲18名官兵,战后被安葬在琛航岛的最高处。南海晴空,永远闪烁着十八颗璀璨金星!
      永兴岛自然景观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有奇特壮观的珊瑚礁林,有璀璨亮丽珍珠七连屿,有多姿多彩的海洋博物馆、石岛观浪、海洋垂钓和东岛鸟世界等。但令我神往的,却是一处人文特景,那是矗立在海边的一块巨礁,上面书写着两个鲜红的方块字“国魂"。
      我久久凝视着,细细品味着,国魂,这不正是守岛官兵"祖国在我心中"“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博大胸怀与力量源泉吗!
       入夜,合着阵阵海浪涛声,我打开笔记本,续写起新的一章一节《南海情踪》:
       亲历南海群岛,那星罗棋布的岛礁,就象颗颗珍珠飘浮于万顷碧波之中,不禁让人恍然置身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时光隊道,登临汉字搭建的文化七宝楼台。品味守海官兵凿琢于石礁上的"国魂“二字,一下子领略到“星河影动”之意境,体会到“砥柱狂澜”之气魄。
       "国",堪称古今浓缩方寸间,春秋历史多烽烟。   
       “国"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最早写成“或",根据古人的解释,中间的口,代表国土和城邑,右首依傍一个戈,下边一个/指人,和起来就是人拿着武器守卫国土城池。后来,人们在”或”外面加了一个代表区的"口”,便成为沿袭使用数千年的“國"字。“國"在古代既可指国家,如”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也可指国都、城邑、区域,如"三十一年还旧国,落叶时节访华章”;还可指封地、食邑,“朱轮华毂,开国称孤“。但无论是”或”,还是“國",都少不了“武备”这个条件,充分反映自远古以来,国人对立国守国强国之基的深刻思考。无论是轩辕黄帝"大刀霍霍定中原"的开疆伟业,还是孔子"足食足兵,而民信之"的治国箴言;无论是刘邦“安得猛士守四方”的慷慨吟唱,还是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传奇篇章;无论是春秋时期专行仁义的徐偃弃武丧邦的古老教训,还是北宋末年文恬武嬉招致“靖康之耻“的历史经验,无不在一一昭示我们:在人类完全告别战争之前,武备始终是一个民族国家独立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执政者和全体民众清醒一致的国防观念,国将不存土将沦丧,民将为奴,文化大厦也将随之冰消瓦解。
      近代的教训更会使我们感到切肤之痛,军队驻扎与民族尊严、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紧密联系在一起,鸦片战争以后,从《辛丑条约》到《塘沽协定》,腐朽没落的清朝政府乃至蒋家王朝被迫一步步把驻军权拱手让与外人。卧榻之侧,列强执戈环立,于是,"万县惨案""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接踵而至,中华民族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正基于此。从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长期战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驻军权这一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上,从来是毫不含糊,决不让步。在开国之初,我们在社会主义阵营以外的某个重要友好邻邦,以"可能会影响两国友谊关系以及人民政府参加联合国和安理会“相要挟,极力劝阻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毛泽东不为所动,不久,八一军旗插上世界屋脊,雪域高原从此成为新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五十年代末,世界冷战正酣,海峡风云乍起,苏联老大哥趁机向中国提出建立“联合舰队”,毛泽东宁可承担中苏决裂的战略风险,拍案而起,当面指斥赫鲁晓夫:“什么叫联合舰队?到底是谁的舰队?"一一俄罗斯军人重返中国的计划终成泡影。八十年代前期,中英两国政府开始谈判香港问题,对于中国政府是否要在恢复行使主权后驻军香港,英国政府和部分香港媒体一厢情愿的期待,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势头正健的中国能在这个问题上同样表现出“灵活性"和“新思维",甚至抓住我国个别领导人的随口表态大做文章,,对此小平同志一槌定音:“不驻军还叫什么恢复行主权?!”香港回归以来,来自海内外的鸦呜蝉噪几乎从未停止,但我们却能够始终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时代巨人的远见卓识,由此可见一斑。一只真正优秀的军队,应当是国家制度和人民福祉的忠实捍卫者,对一切危害社会和人民利益的罪恶行径,他绝不会身陷"非政治化"的泥沼而无动于衷、“严守中立“。曾几何时,一支曾在二战中击败了最凶恶的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关东军、拥有世界顶级武器装备、数十年间虎视全球的大国军队,在风云突变的关键时刻,在在巧舌如簧的蛊惑煽动面前,首鼠两端,进退失据,甚至倒戈相向,完全未能尽到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神圣职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往日超级大国的荣光已成为亿万个梦中的追忆。
      “人世相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在战争到来之前,善良的人们总是在内心虔诚的祈祷和平,在似锦繁华中,军人常常会被无情地漠视冷落,但只有那些不为浮云遮眼、不被红尘迷心、不因强敌丧胆的执戈猛士,才是捍卫和平的坚强堡垒和稳固屏翰。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才是历史作出的结论。
        说了"国 ”,再议“魂",这个“魂"字,可谓功不唐捐,天道酬勤。
       展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画卷,映入眼帘的不无刀光剑影、烽火狼烟,但镶嵌着中华龙魂深处的,却是亘古不变的和平、和睦、和谐、和善。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进程中,先后诞生了三大和平论,儒家注重秩序的以和为贵,墨家倡导实践的兼爱非攻,道家取法自然的无为清净,智慧的中华先哲早在几千年前,就道出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真谛,和为贵、情为重、礼为上、诚为要,化干戈为玉帛。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言,“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研究中国文化30年的西洋传教士利玛窦,也在晚年得出"中国文化不可能支持军人跨国远征“的结论。世人不会忘记,大汉丝绸之路行进的中外使团商队,盛唐葱岭雪山执著的东西弘法僧侣,长安含元殿前的万国衣冠,东京汴梁城里的犹太社区,身为穆斯林的郑和,驾驭驶向西洋的和平船队,豪爽儒雅的晋商,在漠此冰天雪地留下的坚实足迹灬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友好,求同存异,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玉帛相见早已融入了每一个华夏子民的血脉。
       写到这里,我搁笔沉思,也许有人会问:你说的那些兵,他们既没有高学历,又不是文化研究专家,为什么会将“国魂"组合起来大写于海礁之上?这神来之笔,又是如何成为这群普通士兵的座右铭?其实,早在五十年代,魏巍先生就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给出了答案一一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夕照斜阳下,踩着象铺了层厚厚地毯的沙滩,走进一家名曰"蟹岛"渔排,落坐后,远眺波光粼粼的海面,波浪激起的浪花像白雪一样,几艘渔船正乘帆满载归来,近处有人在拾五彩贝壳,一只只海鸥伸展着双翅,借助风力在空中翻飞盘旋。置身渔村夕照画卷中,令人陶醉其中,遐思飞扬。
      渔排主人是位黎族老大爷,退休前是中学语文老师,热情好客,开朗健谈,论今博古,滔滔不绝,不愧是腹有诗书的老学究!
      聊着聊着,话题自然引到"国魂"上,老先生妙语连珠:
       “地球一个村,一家一个国,一国一个魂灬"
       有人问:“中国魂是什么呢?“
       老先生斩钉截铁道  "我们大中国之魂,就是开国领袖毛泽东这面旗帜!"
       “可是!“先生挥起拳头,面露愠色"当今,竞有一批"茅"式砖家,瓦块、“毕"式明星,流星,还有陕北那个企图夺国家千亿矿权资源的混土豪,公然公开咒骂、恶毒攻击、肆意中伤开国领袖毛泽东,国家为什么不立法治他们的罪?!在西方自由世界如美国,谁敢骂华盛顿,警察抓你没商量的!谁敢对他三七开,谁就得下台,哪儿凉快哪呆着去!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一个国家的魂是容不得亵渎的……”
        老先生越说越激动“前几年,有个法国记者与瑞士一名医生合著了本《病夫治国》,将国际上吪咤风云的元首们齐刷刷数落了一遍,出版发行后,曾红极一时,风靡全球,国内一邦唯恐天下不乱者拍手称快。我就在想,一个鸟记、庸医,肚子脑子有多少治国驭人之术?也敢居庙堂之上,指点江山,真是笑话!“
       说到这里,先生话锋一转"当然了,治国也有道,道可道,非常道。
俗话说,利,令人智昏;名,也让人忘形; 权,更使人狂妄。治国者,对国字的认知差异,也会导致功成业败哟! "    
       “ 比方说 "国”字在形体演变中的几段插曲,十分耐人寻味。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有马屁精向他上诉,建议将“國"字中的"或"改为“武",寓意从今往后之域中,永为武家之天下",女皇看后龙颜大悦,随即领诏天下,照准推行。可仅仅推行一个来月,就有人上书指出:把武字放在口中,与把人关进口中为囚的意思相近,甚是不详,不如改用口中加分,代表四面八方皆属武家天下。武则天又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下令准备再次修改,可还没等到正式推广,李隆基,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女皇被迫宣布退位,此事也就成为了一段笑谈。无独有偶,1000多年后,自封为"天王"的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也看着“國"字不顺眼,认定的"或”与“疑惑"有染,于是下令改用
"囯"(此字早在明代已经出现,并被收入《康熙字典》,寓意国家乃天王之天下。然而十余年后,曾国藩率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也随之成为历史。其实,在数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又有哪一个帝王不是把国家视为自己的囊中私产?梁启超曾深为感叹:一部二十四史,二十四姓家谱也!这里有秦始皇"传之万世而为君"的狂想,有刘邦"某业所就,孰与仲多"的夸耀,有李世民“天下英雄尽入吾穀中"的自得,有晚唐藩镇“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的蛮霸,有赵匡赢重内轻外,重文抑武的既定国策,有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的腥风血雨…通过古代国字几种形体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意义和目的是把国家当成一家一人之天下,这种把天下和国家视为一家私产的做法带来的往往是"天下第一家"无法遮掩的家丑、内斗和骨肉相残,是无可避免的走向衰败与覆亡的最终结局。就连为数不多的几个圣君形象也无不因为国与家的悖论而黯然失色、秽迹斑斑。“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
        “新中国以后,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简化字方案中,昔日"囯"被添加了一点,变成了今天的"国"。这看似漫不经心的随手点染,却饱含了风流人物的无限深意,凸显出不同寻常的崭新意境,“王"权思想在这里立刻被驱除的烟消云散。"
         灬灬
        海风阵阵,合着先生的侃侃而语,袅袅飘向远方。我在想,世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大海!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雷迅
  • 发表于:2019/3/3 15:46:51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 姚俊宇
  • 发表于:2019/3/4 8:21:30
  • 来自:海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南海故事
........希望多读几篇这样的南海故事!!!!
  
  • 姚俊宇
  • 发表于:2019/3/4 8:26:16
  • 来自:海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国魂”国 字让人长见识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