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古邑乐城

  • 春风
楼主回复
  • 阅读:27830
  • 回复:2
  • 发表于:2019/5/28 23:21:43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古邑乐城

钟积日/文 图

  乐城古邑于元大德四年(1300年12月)从乐会县“旧县村”迁到乐城岛的

  阴阳山。乐城四面环溪,沈水而生,山青水秀,染绿映翠,土沃物盈。它占地约三千亩,当年的乐城约有2千余人口“称百家姓”,是古乐会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金融中心。

  今琼海市的历史源头;始于唐太宗贞观五年(631),拆琼山县南境成立容琼县。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把容琼地改名乐会县。乐会县始建于黎黑村(今长坡镇烟塘福石岭泗村)。乾封二年(667年),琼州全境被黎峒乱兵占领,乐会县沦陷。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岭南节度使李复征黎,恢复琼州府,德宗贞元七年(791年)恢复乐会县治。元二十四年(1287年),县治迁至太平都调懒村(今潭门镇凤头新潮村),因其地势较狭,不利于扩展。元三十一年(1294年)再迁县治于乐会鳌头坡村——现博鳌镇仰大村委会旧县村,鳌头坡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来往过客复杂,招至治安混乱,常有盗贼打家劫舍。元大德四年(1300年)匪首王文河之流,聚匪作乱、残杀无辜,扰乱时政,纵火烧毁县衙。为此,鳌头坡村村民珍机将县衙大梁悄悄运至乐城阴阳山。大梁“飞迁”之谜为鳌头坡村村民所为。县太爷本是个风水迷,认为大梁易移应是迁治预兆,乃天意也。乐城岛四面环溪,枕水而生,南为流马河,北为万泉河,河道险要,易守难攻,是防贼阻寇之要地。阴阳山,山形奇偶相生,土石相半,林木耸翠,环境优雅,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大梁飞迁至此乃于天意,在此建衙,顺天行道必能政通人和矣。




  乐城县治草创之初,设施简陋。明洪武二年,(1370年)知县王思恭创建正厅、后堂、知县廨、廨厅、仪门、谯楼、典史廨、库狱、六房廨、灵官祠。十一年(1378年)知县王养正、明正统四年(1439年)知县莫卿继修。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知县杨珠又修。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知县鲁彭议迁县署于府馆基上。隆、万以来,随敝随葺,不能尽纪。至明崇祯七年(1634年),知县楼谦光设处工费。自川堂、卷篷、仪门、大门、史舍,一概重新。明朝隆庆六年(1573年)副使陈复生,知县张纲建了城墙372丈,设南北二城门。万历五年(1577年),为了加强防范,知县彭大化又增凿城壕,历时七年,由典史袁光英竣之。崇祯年间,知县王怀仁、李时兴继续全城修设围墙,并开设南正门,后以因其不利而塞之。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乐会知县刘叔鳌所建院地设于县城东门后园,置县而废。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知县谢鉷增建城廓及南门楼,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县衙城墙遭飓风摧塌。温泉书院:清雍正十年(1732年)乐会县知县何齐圣捐资四百金所建,又捐二百金为书院购置义田。大成殿左侧是名宦祠,祭祀在乐会县担任过知县等职的14位政绩卓著的官宦。其中有“廉干有为,创公署,兴水利”的知县王思恭、性廉明,尤乐造就人才,大成殿右侧是乡贤祠、为祭祀王家佑等6位乐会籍的历史名人而设。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大门并西廊。清同治二年(1863年),知县李治仁同县绅重修。除了县署,城内东街下还有儒学书院、安乐书院。万寿宫、捕院、县儒学又称新庙,即孔子庙。城内景致最佳处是泮池。广五十丈,袤二十丈。无暇开凿而成。泮池碧水涟漪盈盈,四时不竭,诚天然泮池也。乐城有“白水塘”村。是以泮池而命名的:池水澄明如镜,故称“白水塘”。邑八景:“泮池回澜,即此”。日军侵琼期间,驻军占领,强迫百姓挑土将泮池填为操场。民国时期,县政府、法院、国民党党部、日本驻军;新中国成立后:乡区政府、人民公社、大队村委会都设在古邑旧址上。今邑城墙基迹、壕沟、南门楼土墩仅存残壁断垣,县衙前的石鼓、石狮、石门神、石蹲和古井乃完整遗存。乐城古邑从元大德四年至明、清、民国,直至新中国诞生,现在已历经了近700年的历史。


  乐城古邑以南廓外元代渐成集市,称县门市,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县门市被废除。明隆庆6年(1572年),在南城门外增设朝阳市,万历年间废除了朝阳市,又复设了县门市,增设南门市和北门市。后来废除了三市,再复设朝阳市。朝阳市为环型,由东西转南北走向。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知县张结绿为方便市民进出,加强市场安全管理。将朝阳市设为东门,西门,南门和北门。青砖铺设街道,朝阳市曾两度“割街”,商铺为内骑楼式。有东门行,客行,鱼行,米行;民国时期留客村卢茂驹为搞房地产开设一条街,名曰:新街,故朝阳市成了五行街。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朝阳市东门街,客行街,鱼行街改为中山路,是当时商业最繁荣和热闹街道,新街开设鸦片馆、烟土馆、妓院、赌场。米行是售大米、杂粮、木炭、竹木制品等,东门“吗察”(菜市场)专卖三鸟,猪苗、蔬菜等,西门“吗察”卖各种肉类海鲜咸鱼等。朝阳市最大的商号是进隆号,经营货物批发,俗称“九八行”。各种货物多从广州、江门赤坎、西霞、安铺,廉江等地从海上运至博鳌港再转运到乐城。货物是经进隆号批发行批发给各商号店。商店有南大兴号、善号、翁元记号(兼设批局)、联就号(专售书籍、布匹)、“联就”铺号的二百年印章尚存,联和号(后为华侨商店)。百货行有世振号,食品行有励号;布匹行有新悦来号、益成号,杂货店有益隆号、万隆号、新永号、广安号。乐兴隆店,进兴店,南新店,益新号,美雅号;饮食店有悦新号,乐园号;永远香茶店,王老吉茶店,悦心茶店,生盐婆饭店,海北婆饭店,林杉饭店,老颜粥店、君淑店,还有文彬相馆;咸鱼行有:海恒鱼行,咸水婆鱼行,家焕咸鱼行,有泽光牛肉店,昌利烟丝店,老姚、清记木材店;冯强皮鞋店,贵养钟表修理店,陆家补锅店,光泽油笠店,耀记割镜店,杏养种子店,上帝算命卜卦店,茂利打铁店,祥华斋、启成纸工店、瑞成金店。新永兴号,茂昌盛号(添设邮政)广安号、昌发号,学松竹器店;君昌、锦丰五金修理店,谭振明汽灯租赁修理店,梁任记酱园,谭家洲蜡烛店,豆腐店,姜糖店,棺材铺,洗衣店,缝纫店,瑞兴刻印店,培文、建华、继甫书店,药铺有益寿泰、万安堂、保安堂、恒益昌等铺号,铺有配名医座诊。如陈汉卿、吴华民、郑振栋、陈秀迁、何君昌、蔡修廷、梁树兰、陈富锦,王玉书、王德蕃、何才干。乐城古邑朝阳市百多间商铺,1956年公私合营,拼入供销社、合作商店,1973年台风后,市场搬往乐城岛对面教场坡。辉煌繁荣的乐城朝阳市,今天给人留着的只是羡慕、沉思和记忆。古城是一部悠长的故事,是一段辉煌的岁月,在那写满历史沧桑的砖板路上,我们总是力图看到什么,知道什么。然而,除了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外,我们所能察知的,毕竟非常有限!


  乐城建有城隍庙,观音庙,镇武庙、南天庙、天后庙、灵官庙、关帝庙、天妃庙、华光庙、孟兰庙、北帝庙。东关朝王庙……。有温泉书院,也称安乐书院,后为守城公署。城内、西门设税管署和治管署。因年限久远,风雨腐蚀,大多庙宇多已颓废,所剩无几。邑城西南端的城隍庙,洪武二年知县王思恭创建,颇有特色。它酷似一座谜宫,有宫门,有殿堂,有祭坛。庙顶四边翘头,轻巧典雅,色彩绚丽,独特美观。每年农历五月十一为城隍生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更加热闹。广大信民举行盛大祭祀庙会。届时总有神明“附身”,立于轿顶,手端明香,振振念咒有词,铁仗穿脸颊,入肉无血,退伏无痕,令人叹为观止,深感神奇。赛灯展,赛肥鸡,赛鸣炮……家家户户摆案祭神,虔诚“建醮”,设宴迎宾,一醉方休。临晚,全城户户门前灯笼高挂,香烟缭绕,烛火通明。城隍偕夫人及东关朝王,华光大帝,端坐轿里,一路接受信民朝拜,城隍爷面露慈颜,五缕美髯如流水行云,慈怀芸芸众生,令人肃然起敬。晚上聘请琼剧名班、舞蹈队等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戏台两侧嵌挂对联:“共邀婵娟添喜气,同伴神爷度元宵,庶户昨日讴富足,乐城今宵舞妖娆”。一派神欢人乐,通宵达旦,热闹非凡。千百年来,城隍爷及夫人和诸神明一直受到海内外信民崇拜,其灵验声名遐迩,遍及海外。说来也奇:记得一九四三年农历正月十五晚,城隍庙演琼剧“关羽救驾”庆元宵。当晚日本长官少佐观看演出。突然,一颗手雷弹落在他前面,却没爆炸,附近竹林里又“轰”的一声巨响,炸得树木、尘土满天飞。投弹是我琼崖纵队所为,日本少佐丢魂落魄,火冒三丈,立即命令将全城百姓押到城隍庙,准备杀绝。这时,有甲长提醒少佐无妨到城隍庙抽签发落,少佐抽了一签,签上标明:“神明保佑,安然无恙”。他想:戏是“关羽救驾”,签是“神明保佑”,分明是城隍爷护佑我。“灵!”这回他信了。这样,乐城才免去一场劫难。又有一件事:笔者有一亲戚居于台湾,吴先生与李女士年近五十,久婚未育,慕名城隍灵验,特从台湾而来,求神赐子,他俩叩首跪拜,求得一签,签上标明:“枯木逢春见新芽,花开结果长粗枝,”签谜底为“神赐贵子”,夫妻俩高兴万分,抱着疑惑心态返回台湾。不久,李女士果然怀孕了。十月怀胎,她在医院剖腹产下龙凤双胞胎,取名吴天赐和李恩娘。其名字寄意深刻,耐人寻味。中年得子:夫妻俩欢喜若狂,激情盈泪,跪地朝西伏拜。次年,吴先生偕夫人为报答神明赐子之恩,携儿带女,躬带台湾高山阿里山名茶,还有马来西亚上好咖啡和日本大红富士苹果,前来还愿,回报城隍爷的赐子大恩。这一炸弹不爆炸和祈子圆愿的事例,是城隍爷所赐,或许是巧合,众人各有不同解读和说法,但城隍庙信众之多,传说神呼其神,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乐城:民国7年(1918年)改置镇,称首善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称附城,1950年改称乐城。乐城设有官立高等小学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县主李襄举,早有设立学塾。源于明代义学,有学馆、家塾、义塾等类似祠堂。庙宇为执教之所,清初才设私塾,教材由塾师择定,初级私塾以《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为主,中级私塾以习《千家诗》、《唐诗》、《秋火轩尺牍》为主,高级私塾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为主。清末,学堂与私塾并存。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称学校,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并允许男女生同校就读,高等小学学制3年。乐城是乐会县的文化发祥地。县学堂就建在阴阳山上,早年的明万历年间,学堂改建为安乐书院。清光绪年间,在城东门外,三圣殿南天宫、兴乐寺、关帝庙旧址(即今乐城小学校址)处创办乐会县高等学堂,学制4年,此为全县小学教育之始。后来乐会县立初级中学和乐会县立简易师范都在乐城。乐会县官立高等小学堂,1912年改为乐会县立高等小学。1924年改为乐会县立初级中学。1936年改为乐会县简易师范学校,首任校长陈学范。1939年,日本侵琼开办小学,以学日本语为主,施行奴化教育,为此乐师迁移到文市利试考坚持办学,炫歌不辍,1941年因环境严重恶化而停办。1945年,乐师在乐城东门旧址复办学,初师、初中一校三制。1949年解放初期,乐会县有三所名牌中学,即乐会县第一初级中学(简称乐一中,今中原华侨中学),乐会县第二初级中学(简称乐二中,今温泉中学),乐会县第三初级中学(简称乐三中,今朝阳中学,朝阳中学1964年搬迁教场坡)。这三所名校同一个历史源头,这源头就是乐会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先前城上还有王绍基图书馆。民国期间,在先农祠、王家社、和西关庙办学,增办女子学校,学生30余人。至1934年由莫泰文在南洋集资,王德琏、陈明銮为校董,鸣凤为校长。几百年来,乐城学堂的学子,对孔子无比尊敬,追求向上,勤勉智慧。人才济济;


  林大华,朝阳市人,清光绪元年(1876年)恩科举人,宣统三年(1911年)主笔续修乐会县志。其书法遗作:“碧水开心镜,清风入画屏”,(为乐城而撰)。举人林大华族亲“岁进士”林魁伦,为其誉号鼓励国民进取有为向上的题匾“泽延昌后”尚存。乐城西门村莫泽山家有清朝庭赐匾两面:”钦命输林院待讲大学士提督,广东全省学院叶大焯为光绪甲申科廪膳生莫与京之母林太孺人九十大寿题的“萱堂衍庆”:为莫与京父成均进士莫家昭教儿有方题:“颐养康强”匾额,省存其字奔放飘逸,气势恢弘,(匾长166公分,宽33,99公分)今匾完美无损,是难得的珍品。陈大受(笔名:高焕),乐城下东坡村人,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朝廷钦赐副魁(副举人)。莫礼享,(西门村)清末任知县师爷。王传秀,(西门村)知县主薄,其母诰封为九品夫人。林英光:乐城朝阳市人,1900年生,1937年参加革命:中共乐会县委组织部长;1940年牺牲。林赞刚:乐城朝阳市客行街人,1926年参加革命;乐城党支书记,1935年牺牲。王绰余(字名),乳名春魁,派名德裕,乐城西门村人,1899年生。广东工程学校毕业,1925年秋赴马来西亚期间参加革命活动,并加入共产党。1926年2月回广州,被党组织委任为乐会县农民运动特派员。1926年3月乐会县建立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乐会县农民协会筹备办事处支部(是琼海最早成立的党支部),王绰余任书记,(1926年3月—1927年6月)1926年6月,在乐城的城隍庙召开党员大会。成立中共乐会县总支委员会:王绰余任书记。1927年6月,中共乐会县委在乐四区南勋乡白水磉村成立,王绰余被选为县委书记,(是琼海最早的第一任中共乐会县委书记)。1927年7月琼崖讨逆革命军总司令部在乐会四区成立,王绰余任党代表。1927年9月,乐会县委书记王绰余调往琼崖讨逆革命司令总部,参与全琼武装总暴动领导工作。1928年2月王绰余调任中共琼崖特委常务委员。1928年11月王绰余在屯昌乌坡被捕,在琼山府城英勇就义,年仅29岁。乐城是教师之乡,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乐城古邑学堂有出类拔萃的学子:中原排塘村的梁大鹏、原海南大学副校长,美国纽约大学教授。中原干埇村的周仕第(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解放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钟厚昌,琼剧名演员,乐城墟人,1982年被广东省委宣传部评定为“琼剧明星”。还有乐城上东坡村的余有芳一家父女三博士,美名远扬。





  乐城自唐显庆五年(公元660)设置乐会县。元世祖二十八年(1291)划割乐会西北境置会同县,会同县易名为琼东县。1958年,琼东、乐会、万宁三县合并为琼海县,设县府于嘉积镇,翌年,划出万宁县,琼海县行政不变。1992年经国务院务批准琼海撤县设市。琼海市人才济济,其文韬武略、名垂风范。古邑乐城自元、明、清、民国、新中国沧海桑田,几经轮迴、几起几落,今逢盛世,国泰民安,见证了乐城古邑的变迁。琼海市历届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乐城古邑的变迁和建设。对数百年的乐城古邑老街的保护和建设都曾作出详尽的规划,也日渐显现其科学性和可行性。琼海人对乐城古邑情有独钟,留着美好的记忆;它的邑城功能虽然繁华褪尽,却永远是乐城历史的瑰宝;写满岁月痕迹的乐城古街旧巷老宅;是一段永不退色的历史写照;它承载着乐城人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会因为老街的落寞而消逝。它将留给人们永远的怀念。乐城古邑的殷厚历史,对研究挖掘琼海历代发展史提供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值逢盛世,乐城迎来又喜逢新的机遇,由国务院立项审批的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度假中心,正紧罗密鼓地加快建设,不久的将来,一个世界性的医疗度假盛地将展现在世人面前;琼海人:温良恭俭让,英才辈出,贤德代传。几百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流传下来的不是戾气众生,而是敬天爱人,口碑绵长。古邑乐城给后人留下一段永不磨灭的历史文化,是一笔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精神财富。















  正是:

  盛世欣逢开泰运,乐城古邑舞蹁跹。

  粮丰果硕千家富,鱼跃虾肥万尾鲜。

  林茂三山春永驻,渠环四野水长欢。

  医疗度假连环宇,开放迎来益寿年。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琼海溜
  • 发表于:2019/5/29 11:51:32
  • 来自:海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