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会同县里有好人

  • 张中平
楼主回复
  • 阅读:30419
  • 回复:8
  • 发表于:2019/12/23 22:24:21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常唱道:洪洞县内无好人!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听得多了,也就信以为真了。

  闲来翻阅会同县志,渐生疑端:天下乌鸦并非一般黑! 

  会同县就在今天的塔洋墟,俗说的“县”就是指县衙。从元朝在这里建立县治开始,经元、明、清历朝的会同县至民国1914年因跟湖南会同县同名而改名琼东县,历时600多年这里都是“县”。它曾经是海南东路的一个交通重镇,又是朝廷在海南的东部向南向中山区加强统治力度的大本营。作为贯通琼岛东部南北大动脉,这里曾经繁华过。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有史记载,仅仅从明朝初期至清朝的嘉庆年间,先后就有一百三十多位有名有姓的县太爷在这里坐过堂。他们都是会同县百姓的父母官。



                                 弃落在塔洋镇政府后院的原会同县县衙的柱石

  踏遍整个塔洋墟,会同县遗留下来的古迹并不多。聚奎塔声名在外,今天已经成为琼海市旅游的标志性符号之一。这几年塔洋墟的面貌一新,给人以古城的感觉,但除了聚奎塔外难得看到一点点废城的碎片。

  在老街口通往塔洋中学的路边不期而遇,看到了一块古碑,碑不大但碑文很清,清楚如下


     
特授会同县正堂加三级记录十次张邑侯遗爱碑

     公讳绂字方山孺敬斋河南卫辉府延津人

                   冰清玉洁莱栢名棠

                   五戴膏泽四民不忘

     乾隆二十七年仲夏月谷旦阖邑四民同立

  此碑原来置身在一个亭里,城建规划才把它挪到这里,要不字痕不会如此完好。但如果文物保护部门不加保护,日晒雨淋夏风冬霜的磨洗很快就会风化。

  张绂,字方山,河南卫辉府延津县人,于乾隆二十三年九月以拔贡授会同县知县,莅官五载,后以病辞官告退归里。《会同县志》说张绂“外和内刚,吏畏民怀。”离任临行之日,“士民送者拥道,相对涕泣如失慈母。”关于张绂,志书中虽然没有太多记载他的事迹,但志书上把他记为名宦。会同县从明初至清嘉庆年间的一百三十多位知县中仅仅有明朝10人和清朝7人被誉为名宦。连倾心于恩泽乡里,为民建堤兴修水利、为学子购置学田、建造聚奎塔而名垂千古的南宁人卢章也未能进入此列,可见张绂在会同县为官之勤政清廉。张绂在会同县任职期间,因政绩卓著,“县正堂加三级纪录十次”,就是曾有十次的政绩记载,给予加三级的奖励。清代官员执行“九品十八级”制,那张绂七品正堂加三级就是享受“从五品”的待遇。只要你为人民做了一点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虽然塔洋墟早已脱胎换骨成为新型市镇,但前人为张绂勒碑纪念历经数百年,至今碑前仍然香火不绝。


        会同县里有好人。好人,并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歇斯底里呐喊的那些人,而是那些亲躬于下民之中时刻关注民生之不易而滋发慈悲之心履行善举的品格施行者。

  江秋,是我去潭门看海时查阅古人关于会同八景的诗文时注意到的一个会同县知县。江秋是联捷进士,才华出众。早年我曾在闲暇时读过他的《笔花医镜》中医古藉,他在自序中说自己曾在东粤为官,不曾想他莅任之地竟是我今天居留之所古会同县。

  江秋,亦名江笔花、江暾,字岚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约生于18世纪60年代初卒于19世纪30 年代间,生活于清代乾隆年间至道光年间。他是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二甲联捷进士,当年十二月到任会同知县,嘉庆十八年(1813年)五月离任,在今天的塔洋镇那个会同县任上长达五年之久。

  江秋到会同县任上后不久,适逢大灾。据《会同县志》载:“嘉庆十五年四月,大雨淋漓连日不止,平地水深数尺,自三发岭至县西门一泒,波涛倒流入县厅堂,浸坍土墩民房无数,洋田沙涨成坡几不可耕,民甚苦之。”真是百年不遇之大水灾。

  大灾面前,江秋让政府节流省支,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灾害解救民艰。会同县志已经多年未曾纂修,修县志是地方官的一项任务,但他为了节省开支而放下这项工作。他毅然取消了历年来一直执行的不合理的生猪屠宰税收制度,百姓感恩不尽但政府却减少了一大笔收入。他厚文兴教,喜文运之新开。他认为“书院旧迹久已倾颓,多士诵习无地其何以为文风振乎?”故此他自己捐献出清俸薪金并且邀县中各绅士捐资助力,扩建、修缮了端山书院“不数月而功成室四进。”同时还创办义学让贫困孩子进入学堂读书。他年年都捐出自己的俸钱三万元作为学子们的读书生活费用。他有很高的医术造诣,常常在衙门上免费给百姓诊治各种病痛,贫困乡民更是感激涕零。

  一介书生,寒窗数年,终于熬到了做官成为人上人的地位,却不忍心看着老百姓的贫困而自己高高在上,心疼那些比自己活得艰难的苍生,心生慈悲,愿意解囊相助。这仅仅是因为人性的善良吗?仅仅是因为谙熟于孔孟儒学的仁爱之道吗?清官文化是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淀积而形成的道德文化的沃土,看上去只是一种简单的清官个人行为,其实却是游离于官场之外的一种人性的精华。用俗不可耐的欺世盗名之贪官的目光去看,这清官真的一钱不值,但在江秋的心中是富足的。其实做一个好官并不容易,琼剧《张文秀》海南人百看不厌,“不想争气上京邦,求取功名回故乡”,那只是演戏,现实生活中却没有那么浪漫没有那么潇洒。


      
 雍正皇帝的御笔手书
  《会同县志》说他:“廉明勤慎,教养并行,卓异离任。”
这也许是清代对一个知县的最高评价了。清代前期非常重视对知县的选拔。善于吏治的雍正皇帝就指出:“守令乃‘亲民之官’,一人之贤否,关系百姓之休戚,故得其人则民生被泽,而风俗日淳;不得其人则民生受累,而风俗日薄。”因此朝廷规定由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由地方推荐,中央考察,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政绩突出、确实造福一方、才能优异者才称之为“卓异”。根据《清史稿》所记,“卓异”最基本的条件是:“任期无加派、无滥刑、无钱粮拖欠仓库亏空,民生得所,地方日有起色”,才能由皇帝表彰。为官能在考核时获得“卓异”褒奖是很不容易的事,尽管江秋并不在意于此。

  1813(嘉庆十八年)5月江秋离任回乡,会同百姓依依相送。是百姓舍不得两袖清风即此离去的县太爷,还是这父母官不忍离弃他的子民百姓呢?衙门相送,城外惜别。江秋最挂念的就是这些人,离别之时,他发自内心吟诵了表达复杂心情的诗句:

  一官五载谊缠绵,此日依依绿水前。

  敢说宓瑟能解愠,由来蒲俗好悬鞭。

  尔无余苦输公早,我有先愁累汝怜。

  浪得循声承圣诏,一般回首一潸然。

  江秋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写过不少诗文。他爱用浅白如语的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分别之时,百姓的忧愁、百姓的生产、百姓的生活都牵动着他的思绪。对于端山书院那些少年学子,他以诗歌形式谆谆告诫:

  端山同学誉髦多,问字常叨载酒过。

  马未识途徒觉老,雁来评曰恐犹讹。

  无双品格须珍重,第一工夫在切磋。

  寄语素心晨夕侣,莫教此后漫蹉跎。


  1925年日本人拍摄的县城聚奎塔

  他劝戒学子们珍惜时间,致志学问,不要做不识途的老马,不要做表面好看的雁来红。他又劝勉乡亲们要勤劳耕作俭朴持家:

  原隰昀昀尽可耕,桑麻鸡犬不胜情。

  服归先畴身无累,了却官钱梦亦清。

  有力但能真出已,逢年何至学呼康。

  一犁秧雨天心贶,好与妻帑乐太平。

  最后,又念念不忘的向父老们嘱咐几件事:

  频年父老共调缪,临别惟兹片语投。

  里党莫修牙角怨,宽和正为子孙谋,

  最怜今日分裾易,敢望他年种树留。

  一事关心愁莫释,后来新尹爱民不。

  他劝勉乡亲邻里要团结相亲,为人要诚实友善。“一事关心愁莫释,后来新尹爱民不。”他还担忧下一任来的知县是不是一位亲民爱民的好官,一片赤子之心拳拳可见。

   江秋留恋的不是官场而是留恋跟他相处了五年的会同百姓。他所处的时代,是清皇朝从昌盛走向衰落的时期,虽然嘉庆皇帝也想有一番作为,但已回天无术,难以力挽狂澜,其时政治昏暗,民不聊生。一方面对官场产生厌倦一心想着离去,一方面又对人民的眷恋不舍不弃,在江秋的诗中常常流露出这样的情感。此刻的离别,他的心情是沉重得如此难卸。他对于官场的厌倦使他早有归意,因为他还有他倾心毕生精力的医学事业。 

 

  《中医大辞典》是国家卫生部医学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课题,是近年由全国11个中医科研、教学单位227位著名专家分工协作,历时20年,修订而成的我国第一部现代中医大型综合性辞书。《中医大辞典》中称他是“清代官吏兼医生”,但我说他是医生兼官吏,因为他的要务还是对医学的一往情深,尽管他为官政绩斐然。



   虽然江秋是一个才学兼优的联捷进士(即科举考试中从秀才到举人到进士两科或三科接连及第的进士),但他中进士时已经是40岁左右的人了。他在来海南做官之前早已在江浙一带行医10多年并不醉心于功名,在江浙一带已经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中医了。他在自己的医学名著《奉时旨要》自序中说:“暾幼习经史,旁及医经,中年游学嘉禾,兼行其道,得虚名十有余年”。所以说,他虽然自幼习经史,但在学习经史时便旁及医籍,阅读了大量的医学典籍,兼得医道。他读书并不醉心于功名,他孜孜以求的是他一生为之倾心的中医学事业。 

   当时海南的医学很落后,很多人生病后总是找巫师求神搞迷信,或者任由一些江湖术士谋财害命。他对此看在眼中痛在心里。因此,他常常乘公务之余在县衙大堂坐诊为百姓治病。同时,他积极推广普及医学知识,提倡科学。他根据自己行医经验,结合古代张仲景等医学大师的经典论述,编写了《笔花医镜》一书,把各种复杂的疾病的病因、病理、症候及寻药诊治等都作了完整的阐述,使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便于初学者以简驭繁,实为中医学习入门之读物,能让一般人都看得懂。先明病因病理,再叙证候表现,后列方药,相当便于临床使用。但书成之后因经济拮据而无力付印,仅传于手抄本,直至1834年(道光十四年)才由他的学生安徽舒城人徐州府知府钟承露出资付梓刊印。




  《笔花医镜》付印后在中医学界产生很大影响,至今还被列为中国中医学的宝典,成为初学中医者必读之书。

  江秋为官期间不仅坚持行医,还编纂医学著作,传播医学知识。到了老年江秋的医名与日俱增,很多他治愈的患者和朋友,竞将子弟送到他的门下学习。他不仅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广济天下,而且还收授门徒,积极开展中医教育事业。治病、教授之余积极撰写医书,最著名的是《奉时旨要》一书。《奉时旨要》继承历代名医之理论精华,辑《内经》之要言,集诸家之正论,并结合他自己数十年行医的实践,对各类疾病的病因、病理、症候、诊治等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也说明著作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教会后学医理知识,做为一个合格医生的“根底之学”。当然,这是一部理论性的医书,非一般读者所能读懂。


  江秋在会同民心凝聚,民望很高。但在他看来,走入官场有如“误入歧途”。
《会同县志》仅记他于1813年“卓异离任”,也就是以优异的政绩离任。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嘉庆二十五年本《会同县志》是1820年由江秋隔任知县陈述芹主持纂编的,这时江秋离开会同县仅仅几年时间,而陈述芹是在江秋离任的第二年1815年到任,对江秋在会同之所作所为历历在目。《会同县志》中这样写江秋:“慈惠爱民,留心造士,捐廉以为诸生膏火,每年捐俸钱三十千,延师训蒙,修造书院┄┄革前久收猪判陋规,凡诸善政不可枚举。离任之日唯两袖清风而已。”如此清廉爱民如子的官员在当时的官场也许是难能可贵的,想必他的下一任知县极不好当。果然,当年6月接任的署知县河南偃师县人叚长基,到任后仅一年就因为贪酷而被革职。清官贪官,老百姓是看得出来的。叚长基被革职后,1814年8月由文昌署知县陈洪梧代署会同县知县至1815年10月陈述芹到任。


             嘉庆二十四年陈述芹为新纂修的《会同县志》写的序

  陈述芹到任不久就开始纂修《会同县志》,因为会同县已经越半个世纪没有修志了。修志时县中百姓列举江秋之政绩,要求把他列为名宦,但知县陈述芹以朝廷规定现任官员例无当身得此祀典之条而不授予名宦,仅将其清廉勤政爱民事迹记在名宦志之中。

  这样说江秋此时尚属现任官员。查阅现在研究江秋的资料皆没有谈及,医学界(目前对于江秋的研究也仅限于医学界)都认为江秋任会同县知县离任后便回家乡行医于江浙地区,但事实并非如此。

  明清两代的官不容易做,但也不容易不做,常常有官员卒于任上。江秋在会同县离任后是以什么原因辞职,没有资料可查故不得而知。辞职的理由一般也只有以疾病或者以“丁忧”(父母或者祖父母去世而守孝)为由。江秋离任回乡仅两年于1815年(嘉庆二十年)又被朝廷“皇恩”起复(重新任职),又到广东新宁县(1914年中华民国调整行政机构,广东新宁县因跟湖南新宁县同名而改称台山县)任知县。

   在新宁县任上,江秋于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也就是陈述芹纂编《会同县志》发行的那一年)重修了破旧的宁阳书院。书院竣工后他写了一篇记说:“古圣王观文而成化,士就燕闲,学分庠序。俾之群萃州处,相观相摩,以励其德行。夫然后通古今,达事变,发为文章,措诸事业,一成一代文明之治。后世遵而行之,此书院之所由也。”江秋不论在哪里为官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他认为振兴文化教育事业,并不是为了培养几个举人、几个进士或者状元出人头地,前程锦绣。他的目的是为了让社会“观文而成化”,让一代一代人识字达理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宁阳书院后来不断发展,办成了台山师范学校(现改名“台师高级中学”)。



    “宁阳书院”照片 ( 
广东省台山师范学校(现名台师高级中学)

  他在新宁县,同样关注民生,思民之所思,急民之所急。道光元年,江秋倡议建设县城南门的丰和桥。此地河宽水急,在当时建造此桥并非易事。江秋乘着丰收之年发动乡绅捐助集资,最终建成了桥面上铺有七块花岗岩的石板桥,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当地也称之为“大人桥”。据说此桥一直使用到民国年间,后人也称“七板桥”。桥建成后大家要他写了一篇《建桥记》记道:“南门外有水一条,来自北峰山,以界行路,向设横水官渡,年已久远,日跨舟而往来者数百,辈或遇旱浅则渡船歇搁,老幼妇女,涉水维艰。而瞽瘫负重之徒,昏夜医稳之急,更难褰涉。余久思建此桥而难以创始也。辛巳冬岁稔,频书户皆安者,余既久于是邦,我信我民,民亦信我,爰集邑之绅士耆老而谋之……”。“余既久于是邦,我信我民,民亦信我……”久于是邦,江秋1815年(嘉庆二十年)至1822年(道光二年)先后在新宁县跨7年之久。“我信我民,民亦信我。”鞠躬尽瘁、赤子之心,他爱民亲民,还是会同县那位江大人的本色!

  江秋为官清廉刚正,深得民心,他发扬光大祖国的中医学事业铭垂千古,但江秋也是不幸的。江秋在1815年(嘉庆二十年)在新宁县上任,第二年便离任,不久又回任,嘉庆二十三年又离任,至嘉庆二十五年再回任,不久又离任,一年后换了新皇上是道光元年他又再回任。在他七年的任期中,先后有过李青云、李承莲、章鸿和陈廷芳四个人代署过新宁知县。如此任期之长,离任之频繁,在清代地方官场中是少有的,也正说明他有多大的难处。江秋是个才华横溢的联捷进士,在任时清廉刚正、政绩显著、深得民心。而从1808年(嘉庆十三年)到会同县上任至1822年(道光二年)在新宁县离任结束他的宦海生涯,这其中履历14年,从40多岁干到60多岁还只是一个知县,真的不是江秋有问题,而是这个社会有问题。

  
  江秋在新宁县的最后任期是1822年(道光二年),登位不久的道光皇帝颁布圣旨,给予广东新宁县知县江秋以行政处分。江秋的官场生涯至此才谢幕结束。

  是什么原因让江秋受到朝廷以皇帝颁布圣旨的处分呢?

  中国是一个礼义之邦,历来奉行忠孝仁义为最高价值观念。杀人偿命,这是自古以来刑法的规定。但杀的是自己的尊亲或者父母呢?那就更要偿命,不管是故意或者过失都要偿命,而且要被施以酷刑“凌迟”,也就是被宰割尸体至死。但有另外的一种情况存在,也就是杀人犯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呢?法律规定同样都是罪不容赦,自唐宋以来都一直是这样实行。


          清末外国人拍摄的知县出巡图  
     

  江秋在新宁县就遇上了这样的案子。

  正常人杀尊亲的案例不多,大多行凶者属于精神病人,且这样的案子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多见。法律是那么样的规定,但明清以来,很多地方官都是采取“杖毙”的方法来处理,就是在公堂之上命狱卒用军棍直接狠狠打死(法律规定县官有权对人犯杖100军棍之权利),其实大多精神病人也是经不起打的,这样打死总比施以酷刑“凌迟”好。采取这种方式从人道上说也是出于无奈。首先是为了减轻犯人受“凌迟”之痛苦,其次是依当时的道德观念可以彰显法律的尊严,起到教化的作用。此外,清代乾隆、嘉庆两朝都曾经下旨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要尽快简化手续来决案。

  江秋在处理新宁县这样的一个案件时,他还是很认真的审讯案情,并且如实的向广州府呈报,说明犯人的具体情况,然后才施以杖刑。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事后朝廷却追究起这个案件。并且以道光皇帝的谕旨不同于前朝的做法给予江秋以行政处分。道光皇帝后来也成为第一个对外国人签署不平等屈辱条约的皇帝。也许是在这一时期的清政府中有人正开始产生了新的法律道德观念,在法律上受西方法律的“精神病人犯罪无罪”的影响。江秋竟成为民族传统思想淹没在大清帝国落日中的牺牲品。

  官场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历来人们对于清官首先关注的是他们的官位,清官谈必海瑞或包拯,而对于基层官员往往不感兴趣甚至嗤之以鼻。但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正是因为有这些处于最低层的清官们一代一代的传承,一代一代的教化,才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并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江秋离任后,两袖清风,生活困难。晚年仍行医于家乡江浙一带,靠行医之微薄收入维持生活。他虽然身处贫困之中但对中医事业矢志不移不改初衷,不遗余力地编纂《奉时旨要》等医学著作,以资门生们之“根底之学”。他学博识深,阅历丰富,论病论治往往有独到见解。《奉时旨要》是他在医学上的代表作,反映了他一生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一直到1830年(道光十年)才完稿,成为祖国中医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一代才子,一代名医,一代好官,会同人岂有不说他是好人焉?


  
  • 雷迅
  • 发表于:2019/12/24 15:41:40
  • 来自:海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琼海在线
琼海在线: 回复 贺兰山:我再帮您发。这个是机器识别出现的问题。
2019-12-27 15:03:22 回复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