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丹村渡口的红色故事

  • 琼海在线
楼主回复
  • 阅读:3944
  • 回复:0
  • 发表于:2021/1/20 10:06:20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丹村渡口的红色故事

◇谢戈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一个渡口见证一段红色历史。


丹村渡口,是万泉河中游两岸群众往来的一个普通的渡口,也是一个流传着红色故事的重要通道。渡口因万泉河而生,更因红色传奇而荣。当年,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的一支工农革命军曾经从这里出发,冒险横渡万泉河,打响椰子寨战斗,为海南人民坚持“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注入了辉煌的一页。时至今日,渡口仍保留着一个渡口一条渡船摆渡的传统。


丹村有田有水,是万泉镇的一个沿河村庄,村庄又位处万泉河流域中游河段,拥有2.6公里长的河岸线。前面是条昼夜川流不息的母亲河,后面是大小相间的田洋和民房,中间是一条通往嘉积和石壁旧又弯曲的乡村公路。丹村人民引以为荣引以为傲的革命历史遗址便是丹村渡口了。


在一个夏季雨后清凉的早晨,笔者专程驱车探访了丹村渡口。渡口河水清澈秀丽,花草青青幽香,河岸生态呵护良好。现实中的红色渡口既普通又寂静,没有显著标志的纪念性建筑物,简单的水泥硬板化路面加上拾级而上的台阶设施,便构成了今日的丹村渡口。


踱步渡口岸边,但见岸上椰树挺拔,古老的榕树、牛泥子树和飞机草等树木枝繁叶茂,河边柳丛青藤缠绕相依。岸口边上,水面宽大平缓,一块偌大的石头公(黄蜡石)居然盘居水中,阻挡着河水流速,形成天然回涡,为渡口码头平稳停泊船只创造了天然良好的条件。石头公在长年万泉河流水冲刷和拍打中,岿然不动,又流光溢彩。举目远望,远山如黛近水如烟,隔岸便是曾经打响琼崖武装总暴动第一枪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如今已建成为红色美丽乡村景点的椰子寨村庄。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这些青青的河柳、古老的榕树和河中泛着金光的黄碏石如同当年的革命先辈,在静静地诉说着渡口不凡的传奇的同时,又用旺盛的生命力守护着渡口的安宁。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富饶丰腴而有灵性的万泉河,不仅养育了两岸勤劳朴实的人民,同时又孕育了两岸人民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敢于战斗、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时光倒回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22日,驻防琼崖的国民党军队也开始对革命疯狂镇压,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倒在敌人的屠刀下,白色恐怖笼罩着琼州大地。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血腥杀戮,中共琼崖特委没有被白色恐怖所吓倒,而是信念坚如磐石、意志坚如钢铁地转入积极的斗争。地委书记王文明果断带领地委机关撤退到乐会县第四区,并召开紧急会议,将中共琼崖地委改为特委,成立军事委员会和肃清反革命委员会,由杨善集任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王文明任肃清反革命委员会主席。会议还确定了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恢复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收集枪支,武装农民,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壮大革命队伍。同时中共琼崖特委还成立了琼崖讨逆革命军。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配合湘、鄂、粤、赣四省的秋收起义,1927年9月,琼崖特委召开军事会议,作出于9月下旬举行全琼武装总暴动的决定,并制定出了首战进攻东路重镇嘉积市外围据点——椰子寨,然后武装夺取嘉积,再向三亚和海口进攻,最终夺取全琼胜利的行动计划。


那时,椰子寨隶属乐会县第三区,丹村隶属定安县第七区。两区隔河相望,唇齿相依。椰子寨是嘉积的门户,离嘉积二十里,水陆交通便利,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既是嘉积的西南屏障,又是通往乐会四区和定安七区之间的交通咽喉和贸易集散地。夺下椰子寨,就可以把乐会四区和定安七区两个红色区域连结一片。而此时,这里驻扎着一个国民党收编的反动势力乡团。


根据作战计划部署,负责攻打椰子寨的是杨善集、陈永芹指挥的乐会、万宁讨逆革命军,以及王文明指挥的定安、琼山讨逆革命军。9月20日,王文明带领讨逆革命军抵达定安七区后,派出党代表深入丹村各地,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筹备物资、勘察地形和侦察敌情,开展革命活动,很快就组织起16名船工队伍和征集到8支木船。为了确保首战必胜,王文明专门派人马不停蹄送信到乐会县四区交给杨善集,约好于9月23日早晨5时,两支革命军从南北两面同时向椰子寨守敌发起攻击。不料,当天风云突变,天降大雨,直至次日凌晨仍未停歇。杨善集率领部队从乐会四区出发,绕开村庄和交通要道,选择荒野山路顶风冒雨迂回前进,而雨后夜色漆黑加上弯曲泥泞的道路给行军带来了很大困难,50多里的路走了整整一夜。


成功往往总是眷顾那些思想有准备者、行动奋进者。9月23日凌晨,鸡啼时分,埋伏在丹村渡口苦等不见约定者的王文明,当机立断作出强渡万泉河、攻打椰子寨的抉择。


随着王文明的一声令下,丹村群众齐行动,革命讨逆军从丹村渡口出发,分乘由丹村船工摆渡的8艘木船渡过湍急的万泉河,成功登岸后便快速向椰子寨守敌发起攻击。毫无防备的敌人从梦中惊醒,四处逃窜。仅用一个多小时,讨逆革命军就结束战斗。敌一部被歼,大部溃逃到石角一带的残敌也被消灭。


战斗过后,杨善集和王文明率领的四县讨逆革命军在椰子寨墟东门胜利会师,大家斗志昂扬地高唱着《国际歌》,兴高采烈地鸣放鞭炮,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没收浮财,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随后,王文明带领原部队伍渡河返回丹村。在丹村渡口,群众早已站满渡口岸边,热情迎接和慰问讨逆革命军和船工的胜利归来。渡口一边是群众把平时舍不得吃的大米、鸡蛋和蔬菜送到讨逆革命军人手中;一边是革命军人和船工坐到河柳丛林树下、黄蜡石上休憩洗涮共欢乐的美美情景。


后来,从丹村渡口出发,讨逆革命军横渡万泉河打响椰子寨战斗这一天,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琼崖人民军队的诞生日和琼崖革命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纪念日。丹村也因此被授予革命老苏区光荣称号,载入史册。其中,丹村为支持革命作出牺牲的在海南登记在册的就有7名烈士。


现年68岁的刘传炎是丹村村委会副主任兼村文书。他也是当年将琼崖讨逆革命军运过湍急的万泉河袭击敌人的老船工刘家绪的孙子。年轻时,他经常下河游泳,从丹村渡口游到对岸,体验万泉河的水势和游泳的乐趣。如今,他一直坚守在丹村这块红色的土地,为的就是缅怀祖辈奋斗精神,向后辈讲好丹村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升华家国情怀。说起那段红色记忆,刘传炎总是能信手拈来。他说,丹村人民为椰子寨战斗是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当年,丹村船工冒死支持革命,现今丹村干部群众和船工的后代热切期盼政府在丹村渡口建造红色纪念设施,留住红色遗址,以此告慰牺牲先烈。


在革命峥嵘岁月,渡口一度成为掩护我党革命人员进行革命活动的藏身之处。上了辈分的丹村渡口老人都记得,有一次,一位到对岸椰子寨侦察敌情的革命同志,在完成任务返回丹村途中,遭到了敌兵的追捕。眼看敌兵将至,为了保护那位革命同志,在渡口摆渡的一对夫妻情急之下,把革命同志藏至渡口茂密的河柳丛林中。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这对夫妻还故意对骂吵架打闹起来,从而保住了那位革命同志。这正好应验了革命家冯白驹说过“山不藏人人藏人”的至理名言。


历史已经远去,然万泉河水长流,丹村渡口长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留住遗址,便保存了革命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弘扬革命传统精神永远不过时。进入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对万泉河生态景观带的重视保护和加快建设,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海南全面推进自由贸易区和特色自由港建设的利好政策推动下,作为当年进攻椰子寨战斗的出发地,坚持党领导,秉持薪火相传和弘扬光大革命传统精神,举红色品牌、走红色文化和美丽乡村之路,不忘初心,奋勇向前,丹村渡口定会绽放出别致的风景。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