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看露天电影的乐趣

  • 琼海在线
楼主回复
  • 阅读:2239
  • 回复:1
  • 发表于:2022/1/23 17:53:56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看露天电影的乐趣

◇高岚

在物质、精神双饥饿的年代,在没有电视机、录音机的岁月,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最令人愉悦的娱乐活动便是看电影了。

五六十年代下乡放映的电影,大多是16毫米的小机放映,中间须中断片刻换片后再放映,而新片往往在电影放映队之间接力放(俗叫“走片”)。各县电影公司下设若干电影放映队,巡回于各乡镇放映。

各乡镇放映电影的场所或是在小学操场或是生产队的晒谷场(俗称“谷庭”)。放映前,先在该地的小学校门或菜市场出入口处提前张贴所放的电影片名、放映日期的布告。

古今中外,无论父母手头多拮据,无论日子过得多穷困,当小孩始终是纯结无邪、无忧无虑的。孩提时,除了对“做年”的盼望外,就是眼巴巴地盼望看电影了。每人每天都要往贴布告的地方跑几次,一有放电影的消息,个个欢天喜地、人人奔走相告。

记得童年时有一笑话,有一天,有一个讲话结巴(海南方言“下舌伦”)的男同学,背着书包,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气喘吁吁地报告:“明……明天……晚……晚上,放李……又……又……又……又……又……”,大家一头雾水,候明白片名后,他又多了一个“李又又又又”的外号。

放电影的当晚,太阳还没有落山,往常冷清沉寂的电影场就热闹起来了,孩子们纷纷出动了。背书包的、背弟妹的、流鼻涕的、穿开裆裤的,或夹着蒌席或提着板凳或扛着椅子或搬着石头,纷纷占位置来了。不但得给家人占,还得给远道赶来的亲戚朋友占。于是,放映场地一小块一小块的被瓜分。

到了傍晚,怀着兴奋急切的心情,我们急匆匆地吃完饭,急匆匆地洗完澡,急匆匆地换上过节衣服,急匆匆地往电影场跑,忠实地守卫着自家的那块“领地”。

放映之前,先是“清场”,接着凭票进场。银幕前面是事先占据位置、席地而坐的观众,四周则是团团围得水泄不通的伸长脖子站着观看者。

电影开映之前,场内场外一片喧哗声。场外卖“花生炒”、“米糖封”、“甘蔗踢”及各种时令水果的小贩们济济一堂。场内,大大小小高高瘦瘦肥肥矮矮的小孩子们,或互相追逐或是互相打闹或是嘴里嚼着“弄嘴的嘴头”在玩耍。电影场中,最常玩最好玩的游戏,就是双手指合在一起,借着放映机的光束,反射于空白银幕上,一时间,雪白的银幕上,出现了一只只“小山羊”、“小鸭”、“小狗”在打架、在逗趣……

因为乡下放电影的地方大都是用蒌席将电影场临时围起来,并有人在蒌席接缝处守卫,家穷买不起电影票者则是“钻蒌席缝”,因此将“走票”引申为“钻蒌席缝”。

一些买不起票者只好坐在银幕背面观看。这种看法,银幕空间发生颠倒,左面变成左面、左手变成右手不说,画面字体也发生颠倒以致于有的小伙伴啧啧感叹“解放军真厉害,左手拿枪也打的那么准!”

其实,看电影不只是我们当小孩子生活中的乐趣,也是大人生活中的乐趣。恋爱中的男女往往趁看电影机会“人约黄昏后”;相亲者也借这个机会偷窥对方;终年劳碌的当家人也在看电影中暂时卸下家庭的重负、忘却生活的忧愁。

正片放映之前,一般是先放新闻纪录片(俗称“加映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纪录片往往是记录工农业生产情况,而“文革”中的纪录片往往是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或流亡于中国的西哈努克亲王(其名较拗口,难以记往,于是有人将其名叫“三踢二踢亲王”)的外事活动。故当时流行一首概括新闻纪录片内容的顺口溜:“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三踢二踢接见外宾。”

我们当孩子的大都不喜欢那没有刺激没有故事情节的纪录片,个个眼巴巴地盼着放“正片”。记得当时看的最多的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与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而前者的厂微是男手拿炼钢扦女的怀抱麦穗,后者的厂徵是光芒四射的“八一”字样。每当银幕上出现电影厂厂徵时,我们个个按捺兴奋的心情,人人象温顺的小羔羊般安安静静地坐下观看。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大都是国产故事片或国产战斗片或国产反特片。但孩子们不叫“战斗片”而叫“打战片”。男孩子自然喜欢看“打战片”和反特片,而女孩子则喜欢故事片。无论男孩女孩,都不在意哪个是主角,哪个是配角,只是急于知道哪个是“好人”哪个是“歹人”。那时的电影,脸谱化严重,影片没放多久,“好人”、“歹人”就能辩认出来,好人一般是慈眉善目、气宇轩昂、举止端庄,而“歹人”往往是贼头贼脑、油嘴滑舌、举止委琐,;女特务往往是风骚、冷艳;汉奸的发型往往是“三七开”或是“五五开”……。那时的电影还有一个特点,公式化严重:好人总是打败歹人,正义总是战胜邪恶,英雄壮烈牺牲前总是语重心长留下一番遗嘱或是慷慨激昂表述一番豪情壮志。

那时的电影都是黑白片,而且产量很少。记忆中,看了又看的战斗片有《上甘岭》《智取华山》《董存瑞》《渡江侦察记》;反特片有《羊城暗哨》《寂静的山林》《山间铃响马邦来》等;故事片有《柳堡的故事》《妈妈要我出嫁》《李双双》《今天我休息》《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字街头》《女蓝五号》《护士日记》等;神话片有《画中人》《秋翁遇仙记》等……这些电影对人的教示作用非常强,特别对青少年的精神走向起着很大的引导作用。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成为年青人心中的偶像。

在普通话没有普及的年代,在老百姓文化水准较低的社会状况下,电影放映员得一边放映,一边用海南话解说。遇了故事片中有男女接吻或亲呢镜头时,为了防止污染下一代纯洁的心灵,放映员就用手将这些“不正经”的镜头挡住。而芸芸观众,正当津津有味地观赏着,突然银幕画面被挡,便意识到,又有“不正经镜头”了,于是就有调皮的男孩大声叫哄,于是就有正统的大人厉声训责,于是就有中年妇女吃吃的笑声,于是就有年青姑娘低下害羞的头……

看电影时,最讨厌的是“等走片”和老天爷不作美。

特别抢手的新片拷贝,往往在几个放映队之间轮着放。当拷贝接不上时,被吊一把胃口的观众只好站起来,舒展身体的舒展身体,到场外小解的小解,一刻也闲不住的孩子们又打打打闹闹起来……当有人高声喊道:“片来了!”只见满头大汗的放映员从场外,穿过密密的人墙,急匆匆地赶回来,骚动的观众又安静了下来。

在换片的空隙时间里,那些连一个镜头也舍不得落下的电影迷们,往往在放映场附近随地解决“五谷轮回”问题。黑灯瞎火中,踩中大大小小的“地雷”乃平常之事,于是刚刚安静的放映场里,有人在叫嚷“处个(哪个)衰野仔踏屎了?”“臭屎味!”“呸!‘臭桶臭桶’!”于是,周围又发生小小的骚动。

最煞风景的是,电影放映前本是风清月明,可一下子却变了天,一时间雨从天降。用现在的话说,颇有敬业精神的放映员往往坚守岗位,用雨衣或雨伞保护电影机坚持放映,而观众们也同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雨”的精神,坚持坐在原地不动。

乡下戏场四周往往种有树木,没有席地位置的男孩子,喜欢爬上树,坐在树杈上居高临下,看得入迷尿急又懒得下树,于是掏出“鸟仔”往下撒尿,下面有人惊呼:“不好了!下雨了!”顿时,观众队伍又出现骚动。当很快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嘴里骂着:“谁屋这么‘鬼仔’?放尿不下来放!”“有父生无母教的‘猴酸仔’(小猴子)!等他下来,割他么‘鸟仔’!”眼睛仍然不离银幕,而树上捣蛋者却得意地装鬼脸、偷着乐……

电影放映完(俗语“戏煞”)后,通往电影放映场的乡村小道上便出现一条条蜿蜒曲析的火龙。人们或打火把或打手电筒,在蛙鸣虫叫声中,怀着兴奋的心情,意兴未尽地边走边议论着电影中的情节。

每看完一部电影特别是宣传革命英雄主义的电影,在好长一段时间内,小伙伴们仍沉浸于电影情节当中,津津乐道电影中的情节,模仿电影中某英雄的动作与台词。

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往往随时代而异,在电影成为乡村主要的娱乐方式的年代里,电影放映员虽然辛苦,但也深受乡民的欢迎与尊敬。每当放映队坐着牛车(运送放映机)下乡时,周围总是有一帮怀着崇拜的眼光的孩子围着团团转;夜里放映结束后,大队党支书则指派村民“做公道”,用香喷喷的鸡(鸭)肉与鸡(鸭)汤饭团款待放映员。

可以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电影如《雷锋》《红色娘子军》《青年时代》《林则徐》等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净化社会风气,起着重要的作用。六十年代中后期,也是史无前例的“文革”时期,八亿人看八个样板戏,看得人人发腻。银幕上除了这八部电影片外,就是几个“战斗片”——〈地道战〉〈南征北战〉〈地雷战〉……七十年代初期,经过层层审查后的朝鲜电影有:《看不见的战线》《苹果熟了的时候》《卖花姑娘》等;越南电影:《阿福》、《回乡之路》等;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宁死不屈》、《海岸风雷》等;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沸腾的生活》、《斯特凡大公》等;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等开始走进中国电影院,给沉闷的中国电影界吹来一丝清新的春风。那时,有首概括几个国家电影片特点的民谣:“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这些电影的某些情节与台词掺透于国人的生活,如“挣八百工分”成了健壮女人的代名词,“面包总会有的”成了安慰剂,《看不见的战线>;里的老狐狸成了老奸巨滑的代名词……

到了八十年代,黑白电视机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人们足不出门,既可以欣赏电影片,又可以欣赏表现手法、视觉冲击力并不亚于电影的电视连续剧。九十年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十四寸到二十一寸,从直角到平面……于是,电影开始走向衰落了。电影业只好想方设法在市场经济的夹缝中寻找生路、将走失的电影观众请回电影院——电影院改成商场、临街铺面改成商铺,至于放映大厅则装修成小宫殿状。观众席上是软绵绵的靠背沙发椅子,以后又有包厢情侣座的问世。不但电视画面上频频出现“不正经”的镜头,观众席上“不正经”的镜头也屡见不鲜。对此,民间有一首抨击性民谣:“电影电视老一套,蹦蹦跳跳,打打闹闹,哭哭笑笑、搂搂抱抱,男欢女爱,一见就好,一追就跑,一倒就咬,一咬就搞。”

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小银幕到宽银幕再到环形电影,从普通声到立体声(如今还有高科技含量的数码电影、嗅觉电影问世),从手挡“不正经镜头”到两情相悦的情侣包厢——这就是中国电影业所走过的历程。


注:

1、此文曾发表于报刊(发于哪个报刊已记不清了)

2、此文收入本人编著的《聚奎塔〉一书。

  
  • 雷迅
  • 发表于:2022/1/23 18:22:31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