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海南斋戏》(连载6)

  • 大村文客
楼主回复
  • 阅读:1175
  • 回复:0
  • 发表于:2023/9/23 4:32:32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5、“巫傩”与“斋醮”
蒙乐生


对海岛原生态“巫术”的实地探究,对黎苗族“禁公”“禁母”的田野调查,就是对海岛人文历史与乡土习俗的认知。显然,那是海岛先民自然信仰的最初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逐渐发展,“巫傩”在“斋醮”中堂而皇之,登上了乡村祭坛的神台。

那么,历史上所说的“巫傩”,到底它们起始于什么时代?什么年月?

按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说法:盘古开天辟地,开始了中国文化史。那么遥远的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在最纯朴的自然状态下生存发展,他们靠的是什么?想想看,先民没有像虎豹那样锐利的爪牙,没有像兔子和麋鹿那样的奔跑速度,靠的是“生而神灵”。

那是一种与天地沟通的本领和特异技能,靠的是对大自然大灾难的预知。

这个说法,在我国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黄帝内经》一书中有详细记载。

《黄帝内经》开篇就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这里所说的“神灵”,不是一个简单的词组,而是“神”与“灵”。

古人认为,“神”代表“大”,即神通广大;“灵”代表“人”,是灵验、灵巧、灵鉴的有非凡本领的“人”。《说文》这样解释:灵,灵巫也;难怪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中国的象形文字非常灵妙。繁体的“靈”字结构很有意思:它上面是“雨”字,下面是“巫”字,中间是三个“口”字。这个“巫”,是那个年代最高智慧的代表人物。“巫”顶上一横代表天,底下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是阴阳分界线。它的左边代表阳间的人,右边是的阴间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巫”,就是能与天地沟通的先知,能与鬼神斡旋的灵媒。

“巫”的先知与灵验只有得到公众认同,才算是“靈”。“巫”借助于天口,地口,人口,用三个口,用不同的方式,用符箓,用咒语,用法术“求雨”,雨下了,这就叫“灵验”。

一部《黄帝内经》,始终采用黄帝提问,由歧伯回答的形式来进行。歧伯是天师,是天子的老师。据专家考证,歧伯是现在四川省巫山人,是西陵峡一带某个部落的一个大巫师。现在所说的巫山、巫峡,那是古代大巫聚居的地方,历史人文学通过地名把它记了下来。

按照以上所述,完全可以这么说,这个“巫”,就是中华民族第一代的文化人。

据相关研究,“巫”的出现,是中华民族从野蛮时代步入文明大门,社会分工趋于明朗化的进化阶段。进入黄帝时代,专司人神沟通的“巫”,逐渐开始职业化、世袭化。

作为原始精神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巫”是“万物有灵”的原始自然宗教的代表,也是原始意识形态的体现者。“巫”与“官”的结合,谓之“官巫”;与“医”的结合,谓之“医巫”;与“史”结合,谓之“巫史”;“巫”与“傩”的结合,谓之“巫傩”……

“巫傩”在远古时代的社会宗教、政治生活中占有很高地位。从宗教信仰来说,他们是神与人沟通的“灵知”,是按神的意志来阐释的权威人物,是操纵神权行使权力的。

“巫傩”作为远古社会的精神领袖,他们在政治权力阶层居于显赫地位。“巫”是掌握天文的“星占家”,是掌握地理的“堪與家”,是掌握炼金术、炼丹术的“游方术士”。

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代文化人,“巫傩”凭其特殊的地位参与多项社会活动。

中国宗教史认为,文明古国的宗教是“国家宗法制宗教”。因为如此,“巫傩”几乎成了古代礼制的主导者。一部中国古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吉”“凶”“军”“宾”“嘉”的“五礼史”。其中,“傩礼”所承载的“抉阳抑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月令章句》曰:“日行北方之宿,北方太阴,恐为所抑,故命有司‘大傩’,所以抉阳抑阴也。”《周礼》云:“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眉,师百隶而事傩。”这话不好理解,它的注解说:“冒熊皮者,以惊疫疠之鬼,如今魌头也。魌头,犹言假头,亦作?、倛。倛,《说文》解释:‘颠字,注云:丑也。’逐疫有?头。荀子《非相》篇:‘仲尼面似蒙供奉。’注曰:‘蒙倛,方相也。’然蒙熊皮似非纳相而已。”

关于这点,慎子说得比较清楚:“王嫱,西施,天下之美姣也,衣之以皮倛,则见者皆走。”由此可见,倛头既为兽类假面,傩舞之刻意于动物模仿可知。

类似记载,《乐府杂录·驱傩》说得更清楚:“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右十二人皆朱发,衣白口画衣,各执麻鞭,辫麻为之,长数尺,振之声甚厉,乃呼神名。其有甲作食凶者,胇胃食梦者,腾筒食不祥者,揽诸食咎者,祖明强梁共食磔死寄生者,腾要食盅者等。侲子五百,小儿为之,衣朱褶青襦,戴面具,以晦日于紫宸殿前傩,张宫悬乐。太常卿及少卿押乐正到西阁门,丞并太乐署令、鼓吹署令、协律郎并押乐有殿前。事前十日,太常卿并诸于本寺先阅傩,并遍阅诸乐。共日大宴三五署官,共朝寮家皆棚观之,百姓亦入看,颇谓壮观也……”

古之“巫傩”,活动虽多,主要有二:一是定期驱傩;二是为帝王将相送葬。作为“五礼”之的“军礼”,它带有军事性质,如唐贾公颜说,傩礼“亦是武事”。方相氏是周代“傩礼”的主角,他本人虽然没有爵位,不能与士大夫比肩威风而立,但却是掌管驱鬼逐疫的专职驱傩的“主角”。由此可见,周代“傩礼”的本义是“军人战胜鬼疫”。这在《周礼?夏官》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索室驱疫”。可想而知,这位方相氏,可谓出尽风头,耍尽威风。他左手挥戈,右手舞盾,率120名扮相凶狠的“罪隶”,疯狂呼叫,逐个宫殿地驱逐疫疠,简直不可一世。由此看来,周代三季的“傩礼”,主要是借助“巫傩”,驱逐“疫疠鬼魅”,平和“亢阳浊阴”。

证之今日海南斋戏,透过现象看本质,虽然其形式并不相同,但其内容却极其相似。比如海南斋戏四大主要内容之一的“五坛平安”,其目的也是为消灾弭患,祈求福祉,驱魔障于一地,降祥瑞于一方。总而言之,其终极目的是冀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从此可以看出,海南斋戏与周代“傩礼”从本质上讲是一脉相承,殊途同归。从古代到现代,从宫廷到乡村,从军礼到村祭,中华民俗文化骨子里的追求是相同的,不管它的形式发生了多大变化,但它的根本内容却一如既往,不外是消灾解难,祈求福祥。

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土习俗也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文化影响也不同。中原文化一再南迁,地理变化影响心理变化,环境变化影响心境变化。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形式的变化越大,内容的变化也越大。随着岁月的流逝,从原先的“大傩”到本土的“乡傩”,从“北方傩戏”到“海南斋戏”,最显著的是,“巫傩”的面具脱了下来。

中原文化与海岛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还原了原始信仰的本来面目。海岛的天是蓝的,乡野的地是绿的,村庄风俗是淳厚的。村民也好,“师公”(海南很多地方将斋戏艺员称为“师公”,也称“道师”“道士”)也好,大家彼此认识,面孔熟悉,不需掩饰,不必遮躲,不用转弯抹角,于是,摒弃大傩面具,干脆“素面朝天”;于是,人与神,人与人,神与神之间,就在大庭广众之中,就在庙前村边随意搭建的“金阙玉殿”之上,专意“斋醮”。

“斋醮”是“巫傩”设立“醮坛”进行祭祀的一种科仪。海南斋戏的“斋醮”科仪在继承道教斋醮科仪的同时,也保留有本土原始礼仪,其仪式极其复杂,其程式极难了然。笔者采访海南斋戏的传承人王云光,看其所藏科仪范式版本,不下于好几十种,林林总总,蔚为大观。这些科仪范式版本,最早的有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流传下来的手抄本。

显然,海南斋戏的“斋醮化”经历了由杂乱到规范、由繁复到简约的发展过程。尽管如此,好几百年的沧桑岁月,十几代人的心传口授,其科仪已趋于本土化与道教化。但不管它有多少化,其中最重要的无非是“斋”与“醮”,而且日趋规范,绝非随心所欲。

可以想象,远古时期,“斋醮”科仪正在进行。其中,有一项内容是“斋戒”。什么叫“斋戒”?斋,是以素为食;斋,是以素食清洁肠胃;《论语》云:“斋必变食,至不多食”就是这个意思。这种“斋戒”形式,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黄帝时代,这从黄帝本从与歧伯的对话中可以看到蛛丝马迹。《黄帝内经·卷第三·灵兰秘典论第八》有一段对话,黄帝听了歧伯关于“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等十二脏腑所司的功能的精彩分析之后,黄帝很诚恳地说:“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百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于是,黄帝择了吉日良辰,经过“斋宿”“斋沐”后,才接受经书并秘藏于灵兰之室。

黄帝所说的“斋戒”,古人这样解释:“洗心曰斋,防患曰戒”。也就是说,古人在祭祀之前,沐浴,更衣,清洁,不喝酒,不吃荤,不与妻妾同寝,以示虔诚庄敬,称为“斋戒”。由此可知,“斋戒”,是要求人们在精神上处于无欲无求,使之潜心专注,静听真法。

海南斋戏的“斋醮”,也叫“道斋”。在海南斋戏“斋班”的密集之地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上代传下的“斋醮”科仪分为四类,即五坛镇龙、五坛平安、中元赈济和超度亡灵。而在海南各市县,大多把设坛祭祷的这种仪式简称为“斋”,一般分为“清斋”和“幽斋”。

“清斋”,也叫“吉斋”,是为生人而设,意在驱魔逐邪,迎祥纳福;“幽斋”,也叫“凶斋”,是因亡魂所建,目的是使亡魂幽魂早日脱离地狱苦海,顺顺利利,超升于天堂灵界。由此看来,虽然叫法不同,但内容相同,目的一致,意愿善良,其做法不外都是为了祭拜奉祀或祈祷神祗而设立“醮坛”,都是设醮祭祀酬神;都是使用醮器,都是为完成法事。

丁亥年六月十六日(即2007-7-29),在龙华区遵谭镇文化站站长蒙美安的陪同下,笔者到该镇咸东村委会西堡庙,亲身感受该庙“七日平安斋”(六月十二日至十八日)的第六天“斋醮”的全过程。亲眼目睹了这久违的乡土文化习俗,领略了这极为罕见的斋戏场景。

西堡庙离遵谭镇政府约三公里,离海口市中心城区约四十公里。

那是一座很有乡土特色的古庙,那里在进行一场乡村“斋醮”。还未来到现场,悠扬的鼓乐就传来了动人心弦的民俗氛围。据说,此次“斋醮”,覆盖范围是二区(龙华、秀英)三镇(遵谭、新坡、永兴)周边三十六个村庄,参加的人数超过三万人次。

置身“斋醮”现场,香烟缭绕,人山人海,鼓乐大用,人涌如潮。各种“符箓”铺天盖地,上面印有“平安斋戒”的字样,左右两边分别是“神欣人乐,福在收归”。

这简直就是一次乡土狂欢节,男男女女,芸芸众生,神态虔诚,表情严肃。

这场景别开生面,这风俗令人心潮澎湃,古老的乡村用这种方式祈求平安。

按照日期节次安排,这场“斋醮”虽已接近尾声,但其七日程式是非常复杂的。

据说,这不算复杂,多的有九日,有十一日的,最多的有十五日,其内容更多。

当然,也有一日的,三日的,五日的,天数愈少,程式越简单。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关于“斋醮”的相关情况,有必要不厌其烦,把“七日斋节目录”抄录于下,公之同好:

十二日 启师,安幡,结界五方;

十三日 启师,关发,扬幡,开辟,各建,净坛朝;

十四日 扬幡,净井,迓迎朝,保境朝,证明朝,宿启大朝;

十五日 扬幡,早朝,午朝,晚朝,赞八卦灯,送章,安章,写章;

十六日 扬幡,迎章,沐浴祭印,校章,章官醮,拜九灵踏章,陞功朝,火架召兵,分兵,给凭游行,献红炼神;

十七日 扬幡过火山,送福朝,关灯,送灯;

十八日 子时谢神,斋功告竣,平安大吉;

日期七天,时间不短,过程太长,事项太多,笔者略去其他,简言“斋戒”。

据介绍,做此平安斋戒之前,周边道路已洒扫,各家庭除已净洁,事主也已按旧例“斋宿”“斋沐”。现场“扬幡”“迎章”之后,“沐浴”开始,“醮坛”中跪着十几位信众,每人脖子上都挂着毛巾。随着道师的唱念舞动,信众亦跪亦拜,同时做着沐浴的动作。

现场气氛是凝重的,信众是郑重其事的。笔者看到,神台上有一本写着《沐浴·祭印·拜九灵科》的关于指导此项斋戒沐浴的科仪类书。道师边歌边舞,边唱边念,边洒清水……“斋醮”在鼓声、乐声中继续进行,“沐浴”在反反复复,直至道师在黄纸上盖上大印。

终于,告一段落;稍为休息之后,鼓乐又重新召唤,道师精神抖搂,再次步入醮坛。“斋醮”在继续,下面的安排依次是“校章”“章官醮”“拜九灵踏章”“陞功朝”“火架召兵”“分兵”“给凭游行”“献红炼神”……古老的海岛乡村,古老的海南斋戏在一再上演。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