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海南斋戏》(连载11)

  • 大村文客
楼主回复
  • 阅读:1132
  • 回复:0
  • 发表于:2023/9/28 0:28:40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10、“虎舞”“麒麟舞”及“捞魂”“床头婆”
蒙乐生


与“作斋”比较,“虎舞”“麒麟舞”及“捞魂”“床头婆”是另一种意义的“斋”,在海岛乡村时有所见。“虎舞”“麒麟舞”是特定节期公开表演的,那是平安乡村的人文花环;“捞魂”“床头婆”是一家长辈的喁喁独语,带有私密性,是另一种形式的平安花絮。

虎舞

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有一句民谚流传一句古语,叫做“三江鼓,罗梧虎”。

“三江”即罗梧,是一个小村。那里民风淳朴,其民善鼓,每逢礼庆盛典,他们都会擂动天鼓,与天同庆。其民善舞,若遇佳节良宵,他们就会人虎共舞,尽情欢乐。

舞虎,是海岛原生态舞蹈,那是一个动人的场景,有远古巫傩之舞的遗风。

你看,三江之鼓,清扬激越,震古烁今,扣人心弦,甚于威风锣鼓;罗梧之虎,玉貌锦衣,虎步龙行,刚柔兼济,风流儒雅,其舞艺娴熟、舞姿优美,胜于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是,人虎共舞,知者寥寥,见者可数。其实,龙为神物,谁人见过真龙?虎为山君,神虎屁股摸不得,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望虎生畏,谈虎色变。然而,不管是真是假,龙虎作为古老图腾,早已在国人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虞舜时期,古国已有“象人斗虎”的石刻;商周之际,遗存的青铜酒器之中已有“龙虎尊”。相传,道教鼻祖张天师的坐骑就是一只黑虎,武财神赵公明的坐骑也是黑虎。崇虎尚虎,由来已久,西汉时期,中原地区已有舞虎习俗。而“舞狮”不同,狮子源于域外。东汉时期,佛教传入,舞狮随之,早先只流传于宫廷,后来传播于民间,继而反客为主,大行其道,并且在发展演变中溶入华夏文化,逐渐形成了北狮、南狮两种流派。北狮的头部造型近似于商周时期的石雕虎,南狮的狮头则源自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的虎头造型……

专家考证,南狮源于古代舞虎。而关于“舞虎”,《古氏南迁》记载:“祖上自中原南迁,越南海而入桂,历尽艰辛,艰难谁知?千里奔波,粮尽物耗,独有传世虎头,雨淋日晒,随众翻山越岭,舞虎觅食,斗虎擂台,谁能分真假焉!”这段短文告诉人们,当年中原战乱,灾民流离失所,尽管道里遥远,但古氏先辈仍然肩背传世虎头,靠舞虎换取食物。

一路南奔,不畏艰难险阻;一路舞虎,展示刚毅勇武;一路舞虎,保护族众平安。这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识,这是一种超凡的生存艺术、生活智慧。这种精神意志,所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这种文化传承,所蕴含的是一个族群的生存密码。

也许,正是由于神虎保佑,迁琼先祖“踏波涛如履平地”,平安渡海。于是,流浪逃荒不忘舞虎,太平盛世不忘舞虎;于是,觅地建宅不忘舞虎,年节庆典不忘舞虎。于是,高祖舞虎,曾祖舞虎,父辈舞虎,儿孙舞虎……世代舞虎,人虎共舞,传承至今。

据介绍,罗梧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立村。其时,琼州大地震,三江周边有72个村庄沉入海底,罗梧之虎躲过一劫,屈指算来,至今已四百余年。至于罗梧虎舞始于何地,传自何人,已无从知晓。但知罗梧舞虎,虎气十足;几个虎队,虎虎生威。

每场虎舞,舞虎两只,时而翻滚,时而腾跃,其神威猛,其态憨厚,煞是可爱。每只舞虎,扮演者二,一人扮“虎头”,一人为“虎尾”,配合默契。鼓乐乍起,虎头高昂,尾巴低扬,头尾呼应,虎啸风生,活泼灵动,气吞万里。此外,还有土地公前导,土地婆随后,公婆相伴,亦歌亦舞,诙谐有趣……演者观者,济济一堂,场面壮观,气势恢弘。

罗梧舞虎,村民血脉里流溢的是虎文化基因。不管是耄耋老人,还是髫年童稚,男男女女,人人都可上场,老老少少,个个都能临阵。每年二月“军坡节”,那是罗梧虎群大显身手的日子,每群虎都露“绝技”,他们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冼夫人,歌颂巾帼英雄“平定岭南”的丰功伟绩,颂扬社会和谐安定。之所以选择舞虎,是因为虎是赫赫有功的战神。相传,周武王伐商,牧野之战,商纣王的御林军就是被周武王的3000虎贲打得落花流水。

舞虎助兴,模仿冼夫人出征,已成为特定程式,成为乡土文化特征。舞虎出行,所到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虎是吉祥之物,虎舞是吉祥之舞。舞虎,镇祟,辟邪;舞虎,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舞虎,祈生意兴隆、四季平安……

真无愧罗梧虎,虎虎势势,虎虎彪彪。《周易?乾卦文》曰:“云从龙,风从虎”。龙飞于天,虎行于地,虎龙结合,雄奇强盛,不可一世,成了逐妖、怯邪、镇宅的角色。

罗梧舞虎,展现了海岛乡土文化的特质,充满了生机活力,具有斋戏的特点。

麒麟舞

麒麟,也作骐驎,是传说中的神兽。舞麒麟以娱乐,早先源自宫廷,其舞名份高贵、格调典雅,原为帝王贵胄所独享。明王朝灭亡之后,这种宫廷之舞逐渐流入民间,并随着迁琼始祖传入海南,在古村山寨落地生根,成为一枝独秀的地方性舞蹈。

麒麟与龙、凤、龟合称“四灵”。据说,麒麟由岁星散开而生成,乃象征祥瑞太平,麒麟舞是人们借瑞兽英姿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福禄长寿的美好期盼。按一般说法,麒为雄,麟为雌,其状龙头,麋身,牛尾,身生鳞甲,足为偶趾或生五趾,头长角,角有肉,乃吉祥之兽。《礼记·礼运》:“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棷。”

古人把麒麟视为仁兽,认为它含仁怀义,音中吕律,行步折旋皆中规矩,择土而后践,不踩任何活物,连青草也不践踏。尤其是麟角,被视为美德的象征,难怪民间流传麒麟献瑞与人世兴盛密切相关的种种传说。作为吉祥物,麒麟曾为皇家独享。西汉时期,已出现“麒麟阁”“麟阁”之类与朝政相关的宫廷楼阁。《三辅黄图·阁》记:“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汉宣帝曾图霍光等十一功臣画像于阁上,以旌表卓越功绩。

除了麒麟阁,还有麒麟服。古代武将一品官服,其补子徽饰就是威风凛凛的麒麟,其地位仅次于金碧辉煌的龙。一品夫人的裙饰也绣有唯我独尊的麒麟,其脚下百兽俯伏,惟命是从。此外,还有麒麟壁,其照壁所镶嵌麒麟很讲究,麒麟四条腿或站或跪,其神态、姿势按立壁人家官阶品位定,一般是一品跪三脚、二品跪二脚、三至五品跪一脚……

据史料记载,古代宫廷舞中的麒麟舞也叫“麒麟圣舞”,其舞比祭孔的八佾之舞规格更高,规模更大,更为隆重,皇家把它看作歌天下升平的天子之舞。每逢皇家各类庆典,宫廷乐师莫不祈借仙家瑞兽,祈求上天福祉,类似于历代王朝天子的宫廷傩舞。

但是,含仁怀义之麒麟并不因金陵皇气而显灵显圣,更无法因而献瑞而使封建王朝的命运免于覆灭。随着王权丧失,麒麟舞便走出宫廷,走向民间。从北往南,先是流传岭南,然后播迁海南,成了火山村寨的麒麟舞。龙华遵谭一带是迁琼始祖择居之地,远在宋代迁入的有梁氏、周氏、蔡氏,远在唐代迁入的有韦氏、吴氏、林氏。麒麟舞随中原文化传入,与迁琼始祖同来,并与海岛文化有机结合,逐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之舞。

每逢春节、元宵,或公期、婆期,或盛大庆典、宗祠祭祀,麒麟舞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由于麒麟舞深受群众喜爱,所以大凡婚嫁喜庆、新屋乔迁、开张庆贺、儿孙满月等,麒麟舞就成了古村祝贺平安顺利、纳福迎祥的喜庆之舞,成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吉祥之舞。人们寄希望于麒麟,希望一年吉祥如意,财源广进,人丁兴旺。

在古老的山村,在落后的农耕文化时期,在耕读传家思想影响深远的古代,男丁的多少决定生产力的发达状态和家族门第的未来。然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与政治环境的动荡,羊山地区人口发展一直处在低下状况。于是,雄壮豪迈的麒麟便成了承载古人的图腾信仰和生殖崇拜的神灵;于是,麒麟送子便成了民间习俗所期望的现实生活的具体内容。这并不是古村山寨所独有,在传统文化中,麒麟就是送子神灵。

儒家传说,孔子也是麒麟所送。相传孔子出生前,有一对麒麟降临孔家庭院,口吐玉珠,呈现祥瑞。《玉书》记载了这位孔圣人的命运,说他是王侯之命种,惜乎时运不济,只是圣人的命相。孔子出生后,被称为“麒麟儿”,这就是传颂千古的“麒吐玉珠”故事。

《诗经·麟之趾》也曾用麟趾以称赞周文王子孙的知书达礼。诗云:“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后来,“麟趾”便成了祝颂孩子贤能的贺词。由此可见,麒麟送子对于普通百姓,无疑是全家的希望之所在。这就不难理解麒麟舞在遵谭、永兴一带备受群众欢迎的根本原由。

麒麟舞一般由乐师8人、舞队7人组成,与斋戏很近似。其乐师乃八音弹奏组合,舞队则由元帅、家院、土地爷和4个兵勇组成,格调可谓雅致,档次可谓不低。

麒麟舞表演基本上已成为程式化,开始是元帅奉玉皇大帝之命,与家院到尘世,命土地爷前导指路,把麒麟送到各家各户。于是,麒麟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起舞,在人们翘头以待的期盼中起舞……于是,这家舞罢,那家继续,这家迎来,那家送往。这边麒麟献瑞,那头麒麟送子;这边麒麟祝寿,那头麒麟送财,简直就是平安斋戏的翻版。

捞魂

捞魂者,海岛土俗之说,也叫“喊魂”“招魂”

所谓“喊魂”,是孩子受到惊吓后,好像魂不守舍的样子,家人认为那是孩子幼小,受到鬼子恐吓,一时失魂落魄。于是,家长便准备好酒肉、鸡蛋、饭团,连同孩子的旧衣服一件,置于米筛之中,求祖宗神灵保护子孙,驱除鬼子,保护孩子。

一般的作法是,由家族中年长的妇女捧着备好物品,围绕房屋四周,一边走一边念。念者大多声音低沉,仿佛自言自语,好似喁喁独语,好像低吟浅唱。

念白大体是:“侬喂侬,魂呀魂,不用怕,不用痛,回到屋,与阿公阿婆吃粺吃蛋;魂呀魂,侬喂侬,不用痛,不用怕,快回屋,回屋与爸阿母吃粺吃蛋”。

如是者再,围绕四个屋角,最后在四合院的侧门(旧时海南农村的房屋格局大多是四合院式建筑)前烧纸钱,并将孩子旧衣服在火堆上烤,烤罢便往火堆斟酒。

旧时“唤魂”,一般是傍晚时节进行。那时,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孩子们大多放学回到家,大多喜欢围着看这幅奇特的乡村风俗风情图景,就好像“看斋”。

客观地说,这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作斋”。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由公婆父母自己撑控的神灵的一种方式,而且作完后要做“婆祖”,村民相信婆祖会保佑子孙。

若是年老生病,神魂不清,每于寿诞,请道师至家作法,请紫微等四十八宿星君为之消灾解厄。其作法是,设明灯一盞于中堂,并为之招魂,俗也叫“唤魂”,即向东南西北呼唤魂魄,回归原身。其词不同于呼孩子之魂,词曰:“魂呵归来,去东方归乍东方,去南方归于南方,去西方归乍西方……三魂七魄俱归来,头还头,身还身,魂呵魂!”

唤魂完毕,谢神归天,若灯盞愈加明亮,则为大好兆头,兆大吉大利。

捞魂的另场景,是道师捧“亡过人”魂牌放在簸箕或米筛中,叫斋主备草席竖立,围成半圆形,把“亡过人”的魂牌团团围住。第一个程序是替“亡过人”沐浴,使之清洁,然后道师念咒,并对魂牌发问:“XXX亡魂,我现带你进屋,参祖参宗,同阴曹家人团聚。”说罢,道师拿着魂牌,向门口走去。这时,斋主接过魂牌(魂牌插在芋头块上,同时点上三炷香),跟着道师走向门口。然而,斋主刚入屋,就被另外两位道师拦住,问道:“你们是何方人氏,为何要进这一家门?”道师通报了职衔,回答说:“这位亡魂,名叫XXX,因病而死于X地,经请上界仙师赐药医疗,已经康复如初,并沐浴净身,现回家参祖参宗,在家屋神坛安牌位,年夜节晨,同阴曹地府先祖同享香火,求门神公开路放行。”

然而,过关并不容易,神公并不就此买账,而是一再询问:“你亡魂身份有何凭证?”道师回答说:“本地土地公可作证明。”此时,土地公作证说:“道师所言不差,本神作证。”于是,同道师与捧牌斋主跨过门槛,进入大厅。继而,道师行罡踏斗,向“亡过人”祖先诸神再三叩拜。拜毕,道师自言自语,斋乐大作,斋主登高置魂牌于客厅神坛。

接着,先祖列宗香神龛火炉燃起香烛,道师再次行罡踏斗,数个来回之后,便从亡魂牌上取出三炷香,然后攀梯登坛,把香插进祖宗香炉。这一程序叫“合炉”,其意是亡魂已跟先祖列宗一起。从此之后,记魂便可与先祖列宗共享阳间子孙年夜节晨祭祀。

床头婆

海岛旧俗,产前产时,作“床头婆”,目的也是保平安,是保孕妇平安,保母子平安。

产前禁忌,不准于孕妇房中钉钉;不准置刀于灶上;不可擅于邻村;切忌进入不过“五七”的“亡过人”之家。若有犯忌,会有意外。若孕妇未满月,稍感肚痛,须请道师画符焚灰,融于水中饮用。若果孕妇临盆,须备利剪一把置于“床头婆”案前,娘家则需备咸蛋等等。在产妇房中,须燃香拜“床头婆”,有借道师所用之剑,用以镇煞。

如果难产,则请道师画符,贴于房间,另将一符,焚烧成灰吞服,若无效果,请道师作法。方法是用草结成人状,权当鬼魅,先置产房,俟道师念咒祷神,由老妇人持出令道师拷打,并抛于河中;同时,燃火把于中堂,令产妇作拷火状,俗云鬼怕火。

以上种种,是古老乡俗平安花絮,它与平安斋有挖之处,故录于此。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