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海南斋戏》(连载16)

  • 大村文客
楼主回复
  • 阅读:1329
  • 回复:0
  • 发表于:2023/10/3 0:55:31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15、奇辟的“传承”
蒙乐生


一部海南文化史,就是海南人民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其间既凝聚着海岛先辈改造客观世界的勤劳,也包藏着他们塑造自我的心力。同样,海南斋戏的历史,也包藏着历代道师塑造自我的心力。这从它的文化传承,从奇辟的程序与仪式,可以窥见个中文化奥秘。

斋戏奇辟的传承,所体现的是海岛独特的文化结构。这种严格择徒,师传口授的传承模式始于元末明初。据王云光道师介绍,遵谭地区流传的斋戏经书有康熙十一年(1672年)、乾隆丁未年(1785年)与嘉庆九年(1805年)的旧本;而木板印刷则有乾隆十年(1745年) 的古刻板。

王云光家住遵谭镇,他家的门口悬挂着“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的“海口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海南斋戏传习所”的金色牌匾。这是遵谭镇诸多斋戏世家中的一个。笔者采访王云光道师,看到经他整理的近百本海南斋戏的经书善本。

就师徒传承来看,因珍贵的斋戏经书典籍绝大部分毁于文革十年,现存的刻本已找不到完整的传承谱系,故根据老道师的记忆追述,海口遵谭地区所能追述记忆起的民国以来的名家有吴干恩、王益泰、周亨范、吴才运、王美桂、吴庆英、冯家训、冯家惠、冯家礼、吴所能、王公成等二十多位,这些名家大都已传承五六代。善于撰写斋戏意文的名师有吴才运、符礼荣等;戏曲演奏家有谭大春,吹唢呐高手有周元参,著名男花旦角有吴庆英等。

王云光是个有心人,他的时间与精力全都用在斋戏的保护与传承上。他手上保留的经书典籍有《宿启大朝科仪》《清斋三九朝早朝科仪》《清斋三九朝午朝科仪》《清斋三九朝晚朝科仪》《幽斋三九朝转经科仪》《净坛朝科仪》《迓驾朝科仪》《土皇朝科仪》和《五坛朝科仪》等数十种善本,最早的斋戏经书善本《楼台开启》见于清乾隆丁未年(1741年)。

另一个是冯宗让道师,笔者在他那里看到的数十册祖传斋戏善本不一不是精心选择早年薄如蝉翼的“万州纸”用小楷缮写成的。由于年代久远,保留下来最早的是清乾隆二十年(1756年)的《禳星演通朝仪》,由与宗让同村的冯晓卿传录。此外,还有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的《无量度人经》,由冯光甫修录,同治九年(1861年)的《祈禳化坛捲簾文》,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上清宝箓济度大成金书第十九卷》,均由冯法真传录。最有意思的是《符箓大全》,那笔走龙蛇的画图,那奇形怪状的符箓,似乎一直在向世人传递一种神秘的祈求,莫测的期盼。

在这诸多的善本经书的背后,有一长串默默耕耘的道师,笔者虔诚地记录下冯宗让所提供的儒逢村冯家的斋戏传承谱系,他们分别是先师真相、光卿、道修、晓卿、德光、光甫、典璋、道顕、法真等十几人。还有吴多平道师,他师从享年101岁的祖父吴乾恩,笔者亲眼目睹了“元始一炁万神雷司”“释教传度法坛”“元始传度法坛”所“授予”他的执照,还有他使用的 “朝笏”“佛蛇”“七星剑”以及“兵马钱粮”等法器,亲耳听闻了他讲述父亲将经书塞于坛子,藏在林丛,不幸暴露,被剃光头,遭游街批斗,倒地昏绝,险见阎王的悲惨情景;得知老道师弃世,衣袍法器随葬,古籍斋本,秘而藏之,不肯示人的传奇。

就琼东、乐会、万宁地区而言,海南解放前活跃于斋戏道场的有今万泉镇鸡屎山村人李家松。相传,李家松“作斋”一生,广收徒弟,传承九届,分别取道号名为“乐”“英”“锦”“桂”“梧”“琼”“南”“永”和“长”九个“斋班”,每班十几人,后来都成了主一方斋场的道师。有意思的是,其徒弟一律按道号命名斋班,以至久而久之人们倒忘了他的原名。

斋戏传承是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要了解这一现象,必须深入研究这活生生的文化生命体,必须对其功能进行剖析。因为,每个活的文化,它们大都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它们某些结构模式已根植于人的心灵之中,是该文化内在结构的一个缩影。

几百年斋戏历史,师徒传授早已形成一种独特的程序化。它不等同于其它行业的徒弟拜师,大多是给师傅叩头,再给行业祖师叩头,没有太多文化约束,走个仪式而已。而斋戏就不同了,它有历代相传的清规戒律,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一个合格的道徒,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斋场历练,必须按特定程序,举行特定仪式,师父才能授予道职,传给道印。如果不深入其间,根本不可能了解,毫无起眼的斋班传承,居然举行这么严格的宣誓仪式。

壬辰年闺四月初四(2012年5月24),笔者有幸在遵谭美昌见证了这一仪式。

美昌是一个非常幽静的火山古村,那里离遵谭镇不过几里地,好似世外桃源。

这里的农家生活清静安适,村里仍保存有浓重的农耕文明的遗迹。在这样的乡村生活环境中,师徒传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悄然进行。传承者,祖父王明德;受传者,孙子王泰山。这是遵谭地区的斋戏世家,曾祖父槐茂毕生“作斋”,是闻名遐迩的海南斋戏名家。

隆重的传承仪式于辰时启动,整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当天傍晚。也许,这方土地对这种传承方式已经司空见惯,所以并没有众多的村民围观。然而,对一个家庭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所以朋友与道友纷纷为此祝贺,笔者非常有幸亲眼见证这一仪式。

客厅中间,佛幅高挂,香烟缭绕;佛幅之下,仙师——北极道主玄天真武上帝——端坐其间。下面的八仙桌上立有一排红纸书写的“五坛尊圣八部金仙”“嗣师、系师二真人”“二十四炁仙官”“二十四炁神仙”“监度功曹李公真人”“保举功曹丘公真人”“龙虎山得道神仙吏兵”“上元赐福天官大帝”“本坛境主英烈明神”“门口土地福禄正神”“各家香火司命灶神”“城隍太岁玉德尊神”等神祇的牌位。神牌尊前:香一炷,烛成双,米一碗,蛋一个,干果两份,清酒三杯;此外,桌面上还有总科一册,法扇一把,神剑两把,符箓一叠。

厅堂之上立有神位,门口正中间也摆设神案——张着一把伞,下面同样立着用红纸书写的“三界符吏传奏神员”“三界舆醮无边圣众”“上清福禄寿三界司”等神祇牌位,同样也有香烛、清酒、干果之类的供品。看来,师徒传承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充分极其认真的。

鼓乐响起,道师登坛,信众旁观,幽静乡村,古老斋戏,师徒传承拉开了序幕。

笔者问王云光师傅,得知登坛者是“上清大洞宝箓九天金部尚书通三界兼莒茆诸司院事王道志”和“上清大洞宝箓九天金部尚书通三界兼莒茆诸司院事李法光”,本次传承是由他们来主持“上清大洞宝箓九天金部尚书兼授莲宗奏通三界事臣王法高”的衣钵传承。

王法高,原名王明德,其父王公成,其祖王槐茂,均为斋戏名师。明德年15岁那年父亲亡过,他接过衣钵,从事斋场表演已经58年。如今,明德年事已高,精力不支,便将衣钵传予现年28岁的孙子。奏乐、鸣炮之后,王道志登坛开场,公孙两人跪在祖师前。

这是一场极其虔诚的海南斋戏表演,这是一次非常耐人寻味的师徒传承仪式。

小小斋场,无论是传承人或是承授人抑或是主持道场的两位道师,每个人的表情都是严肃的,所有仪式的进行都是认真的。也许,似此斋场,并不常见,所以主持道场的道师也得一边翻看科仪典籍,一边行罡踏斗,一切循规蹈矩,不敢有半点马虎。好在这斋场也是轻松的,道师技艺娴熟,使出了看家本领,承受人在承受的同时,接受了传统斋仪教育。

陪同前来的王云光师傅也加入了斋乐队伍,灵活自如地击打着几种乐器。一时间,小小的厅堂显得气氛热烈,弦乐声,锣鼓声,唱戏声,念白声,互相交杂,别有韵味。离开了师傅的指点,完全外行的我,根本看不懂门道,只是看热闹,看斋戏科仪程序的安排。

斋乐在奏,道师在唱,朝笏在握,法扇在摇,公孙两人在两位道师的引导下逐一参拜祖师,尔后又转了几圈,继而便是“三跪九叩”。瞬间,鼓乐急促,笛声高亢,几番来回,逐渐趋缓。两位道师开始端起酒杯,用右手中指蘸酒轻轻剔出,循环往复,如是者三。

这个程序是复杂的。道师一边翻科仪经书,一边唱一边舞,唱腔轻盈,声音清婉,极有功力。笔者深知,道师所唱系海南俗话所说的“白肚斋”,是按现场情景,即编即唱。大概是唱够了,一位身着黑衣的道师便从衣袖中取出黄纸符箓,交给红衣道师朗声宣读。

所取黄纸符箓是本次公孙传承的“意文”,它由海南斋戏传承人之一王云光撰写。据说,这是给上帝的奏疏,要认真准备,要斟酌推敲,要把事情缘由,来龙去脉,讲清道明。

这是王云光的“拿手绝活”。他出入海口地区大小斋场,号称斋戏意文“第一笔”。

王云光,家住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咸东村委会儒黎村。云光的曾祖父王光业幼习道教,以道为生。祖父王步登以木工为业,平日里跟从父亲学习,能用木工墨斗、鲁班尺与字符度檐治小儿“犯猴”,颇受信众欢迎。云光少时曾随祖父外出,耳濡目染,略识意文。文革期间父亲受压制,英年早逝。1974年云光高中毕业,爱上斋戏,遂走访名师,收集材料,抄写戏本。也许老天爷早就有安排,使他有机会接触吴所能、王益泰、周亨范、王庆英、吴才运、符礼荣等当地名师,于1978年登场演出,得到认可。特别是斋戏的意文,使他大开眼界。每一篇意文都是美文:文字精练,叙事似行云流水;言简意赅,抒情则动人心扉。

每次诵读语句流畅,声情并茂的意文,云光莫不爱不释手,陶醉其间。求学期间,云光爱好语文,能写一手漂亮楷书,于是专攻意文。可是,说来容易,写好很难。斋戏意文,类似汉赋,要求语言优美,文字对偶,语句简洁,内容平白,叙事说理,以情动人;要求入乡随俗,嵌入地名,并以对联形式概括内容,突出主题。所有这些,云光早已驾轻就熟。

三十多年间王云光不知写了多少意文,“公孙阅箓传度”是其中的一篇:

元始一炁万神雷司谨,为公孙阅箓传度,利济兴行,显扬宗风事据——

“海南省原琼山县仁政乡西谭都美昌村住奉:道佛弟子王法高,原名王明德;新传弟子王法明,原名王泰山。”意文在念,斋戏在唱,似乎已申明意义,于是继续下文:

臣XXX、XXX等恭闻:“道教无边,普现三清于化炁;玄虚莫测,包含万象以扶真。虎拜扬言,龙颜钖命,言念公孙渊源不昧,作述有怀,亘崇坛圣宗师,以奉真风职箓,竿头应有再进。仰皈元玅,升前后切,追踪衣钵实同源;俯理宜推,长孙男授,真垣构堂,墉须缵绪,爰冀升阶与升职;更期传孙若传贤,进一层庶通升高,一贯教两授,救济普护两间,己升大洞释迦。孙男授盟威,莲教旧阅,新传显世,泽风升孙;授振宏猷,爰葵佳辰,已投分任。奏闻十方三界,遍达四府万灵,依科经忏朝参,按典升曹拨箓,庶天人之仰赖,俾海国以同钦,备美攒安谢恩。回驭伏愿,师坛默佑,兵将卫扶,为人谋而祝鬼神,千处有求千处应,受灵文而持罡诀,万邦有求万邦从,道教显扬,兴行利济。”

传承在进行,现场在“给法名,公祖命”,并“禀告请神”拨职。

王明德己升大洞释迦,孙男现职授盟威,莲教旧阅,心诚意切:

“臣等因本司得此,看详弟子王法明委有道心,今准收录,涓取闰四月初四吉日孰于本处,开坛蒇事,除已飞奏天庭,及申省府三界真司,牒札雷部神祗,以今登坛,依科传度,外切照恩帅位居岳府班,列雷司铁捧宣威,顷刻奔腾于三界,玉环宠锡,须臾遍达于十方,出入霄汉无拘切。天门会集,雷霆翔扶正教,为此合行牒请贵职部领魔兵,庄严显报,罗列威仪,以及赍特播告牒文。遍诣诸天诸地,诸水诸山,三界十方溟冷众曲,雷省府院,冤雷瘟司,南北二京一十三道庵堂寺观,阳间宫庙,一切去处,咸令知会。”

一篇意文,酣畅淋漓,花团锦簇,清风明月。似乎余意未尽,于是:

“日后知禺,祷雨救旱,兴蔽阳光,大需雱沱,更民困苦。久涝祈晴,须臾日光而照野;降颠禳疫,顷刻寒谷以回春。驱违嗔蝗,制伏猛兽,起土报犯,须令龙安土镇奠;瞻星礼斗,时灾消散。关召鸾鹤,克期应化凡民。追赎生魂,速降指明休咎;祈求子恩,应叶熊罴,解冤酬愿,豁落阴篇,度死迁幽,超登道岸,禳灾散讼,恶心追缩,潜藏捕盗,除奸令卓,圆光之法,速现真形,步罡按河洛之文;精通天地,六甲六丁神光。八煞八卦神祗,以上行移到来,大赐分光显化,千求千应,万叩万灵,除害安生,茂膺大教。”

之后是“谨遵玄约,无负师盟,仍冀恩威,同歆醮礼,今将奏授事理,开单粘连在前,至牒者右牒上呈青玄地雷上将翊灵昭武温元帅,伏惟照验施行谨牒。”

所谓“谨遵玄约,无负师盟”,不是意文念念,而是行宣誓仪式。

这宣誓仪式,不是举手示意,而是唱斋戏念白,是确有其事,是面对佛幅,心向祖师爷道像,是在“拨职”“给印”“给文凭(由度师授予)”“给兵马”“给袍”等项之后。其誓言有“灵宝十愿”“灵宝五戒”“灵宝十誓”“灵宝十善”,可谓一丝不苟。

誓言曰:“元始一炁万神雷司,谨遵大法合授誓愿戒具列于后:

‘灵宝十愿’:一愿志乐长生;二愿出死入生;三愿炼炁固形;四愿度诸众生;五愿天下太平;六愿众生悟道;七愿祖弥升迁;八愿永离鬼群;九愿形神俱妙;十愿与道合真。

‘灵宝五戒’:一戒恶煞去害,常行忍救;二戒嫉妒不兴,常守成人;三戒莫生淫盗,常施正直;四戒勿起贪污,常生知愧;五戒断诸增嫌华绮,常修俭慈。

‘灵宝十誓’:一誓不得大醉嗔怒;二誓不得饥饱劳役;三誓不得广志远愿;四誓不得接交非人;五誓不得取非财义;六誓不得怒道咎师;七誓不得辄入神庙;八誓不得乱行灵文; 九誓不得轻泄秘典;十誓不得乱害鬼神。

‘灵宝十善’:一善矜老恤孤;二善怜贫丹药;三善救济幽明;四善散施丹药;五善敬重一切;六善勤行符水;七善常诵经咒;八善广造经像;九善勤持斋戒;十善放赎生命。”

在此一连串誓言之后,便是“牒具誓戒付嗣教弟子王法明‘收照’”。“照收”之后,还有感言“始终无亏,身心不退,即得拔度三途,不涉六趣,诸天卫护,万灵钦皈,宜当精行,持斋奉戒,夷心端谨,志念分明,一心皈向,专常不二,内外清虚,与合自然,鉴映尔心,戒行道为,三界所范,鬼神所敬,通真招灵,形神俱妙,不负入勤行,谛受谨牒。”

下面落款日期,还有“具度师”王道志署名并加盖道印,一切仪式,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如果不是身历其境,真不敢相信,海南斋戏的师徒传承,竟然是如此之严谕。

认真阅读师徒传承“灵宝十愿”“灵宝五戒”“灵宝十誓”“灵宝十善”的职业誓愿,由此可知,一名合格的斋戏道师,必须经过严格的传授仪式,必须接受严谨的善良教育,必须认同严明的道德约束,要修持戒定,绝非马虎过场,要严格择徒,绝非草率儿戏。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